美文网首页~Geschichte~
铁证如山:中国古代对西伯利亚的地理认知与行政管辖

铁证如山:中国古代对西伯利亚的地理认知与行政管辖

作者: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1:53 被阅读333次

    前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都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碰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原王朝对周边的地理认知也越来越丰富并将越来越多的地方纳入行政视野。比如,秦朝统一后征服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汉朝设立河西四郡,建立西域都督府控制天山南北,唐置北庭都护府统辖大漠,明设奴儿都干司以统治大兴安岭一带。中原王朝其领土控制范围,最南端到达过中南半岛,东至大海及朝鲜半岛,西到咸海,而最北段到达西伯利亚。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帝国,以小农经济为主,因而农业价值不高的土地往往得不到重视,因而秦朝后征服的长江以南地区逐步发展为今天中国的核心区域,而因丝路而控制的西域在清朝后方重新纳入中华版图。西伯利亚地处亚欧大陆北部,其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因其气候寒冷不适宜农业耕作因而往往不受中原王朝重视,甚至被视为化外之地。在中国历史地图上,如唐代地图、元代地图、明代地图等在涉及北极地区的描绘时,被有意以超出篇幅范围之外无法表现为由而刻意的省略。那么中原王朝对北部领土的认知与管辖究竟有多远,本文拟从一些历史文献入手,管窥中国古代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地理认识和行政管辖

    一、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国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初步认知

    《山海经》是一本先秦古籍,其中记载了大量极具价值的历史、地理资料,有人认为《山海经》荒诞不稽,而包括一些国外学者在内的一些专家则认为《山海经》是早期中华先民处于文明蒙昧状态时期的远古地理。在《山海经》的《海外北经》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在《大荒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

    有学者认为上述描绘的反映的是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而“大荒北经”的方位和“海水北注”的描述则放映了当时的中华先民的地理认识至少已经到达了鄂霍次克海以北的地区,水北注则明确描述了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三大水系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情况。这说明至少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曾经过西伯利亚并对北极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

    又据屈原《招魂》记载:“北方不可以止些,层冰峨峨,飞雪千里些。”汉王逸注:“言北方常寒,其冰重累峨峨如山。”又据《神异经》记载:“北方有层冰万里,厚百丈;有溪鼠在冰下土中,其形如鼠,食冰草,肉重千斤,可以作脯。”其记述即为北冰洋中的冰山,重千斤,其形如鼠,即为北极地区之海象。

    以上记载说明远古时中国人即已初步了解西伯利亚到北极的广大地区,在几千年前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中国古人却对如此遥远的地方有着如此清晰的地理认知,实在是难以想象,令人钦佩古人的智慧。

    公元前200年左右,一个强大的,友中国少数民族建立游牧帝国匈奴在大漠南北兴起,匈奴东破东胡,西亡月氏,极盛时匈奴的控制范围很广,西控西域,东至小型安岭一带,北方则控制了西伯利亚。据史记、汉书记载,匈奴在北海(贝加尔湖)设坚昆、丁零等部,苏武北海牧羊亦在于此。而中原王朝与匈奴长期的战争中,则对西伯利亚地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汉代年间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子》则有更加详细的记载:“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有冻寒、积冰、雪、雹、霰、漂润群水之野,颛项玄冥之所司者”,一些学者认为,这两本书分别记载了北极地区“半年为昼,半年为夜”的极昼极夜现象和物产、海上浮冰等现象。

    公元前119年,西汉与匈奴漠北大战爆发,西汉大将霍去病深入大漠,大破匈奴,至此“漠南无王庭。”史书载霍去病率大军“约轻賫,绝大幕......,度难侯,济弓卢......,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翰海在此当指北海(今贝加尔湖),即登临贝加尔湖相临沿岸的山峰,此为东北亚雅库地区之南面,这样雅库的南面早在汉代即已被汉朝大军所至,但遗憾的是霍去病大捷而归,汉朝并未统治当地。

    二、唐朝与东北民族的交流与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管辖

    618年,唐朝建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黄金时代。唐朝是一个极为开放、强盛的时代,因而它对周边地区的地理认知与行政管辖都更进一步。

    贝加尔湖汉代称北海,而唐代已称其为小海,即唐朝已经认识到贝加尔湖不是北部的海洋而是一个陆地环绕的湖泊,故名曰小海。据《新唐书.回鹘传》记载:都播,北濒小海(贝加尔湖),骨利干处翰海(贝加尔湖)北,又北度海(贝加尔湖)则昼长夜短。说明都播北濒小海(贝加尔湖),而骨利干地处翰海,又称小海(贝加尔湖)之北,并且这个小海是可以渡过的。小海(贝加尔湖)南北为西伯利亚地区中南部。相对来说,对有别于小海(贝加尔湖)的真正的北海北冰洋,《新唐书》还记载:在东北亚雅库等地区的西北部的驳马,“直突厥之北,距京师万四千。......北极于海”。此处在突厥北面距离长安一万四千里,是指驳马的中心地带距京师一万四千里,而中心地区到北极于海还有一段距离。从地理方望看,从唐人将贝加尔湖称小海,将海洋称大海、海来看,北极于海的海即指北冰洋。

    唐朝不仅对西伯利亚有着广泛的地理认知,还包括一定的行政统治,其统治的主要是以朝贡形式。在《新唐书.东夷传》中,有如下描述:“去京师一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多沮泽。有鱼盐之利。地气早寒。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于其上。以践层冰。逐其奔兽。俗多狗。以其皮毛为裘褐。胜兵万人。南与莫曳靺鞨邻接。未尝通聘中国。贞观十四年。其王更三译而来朝贡。授骑都尉”,《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载“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六四零年)……辛丑,流鬼国遣使入贡。去京师万五千里,滨于北海,南邻靺鞨,未尝通中国,重三译而来。上以其使者佘志为骑都尉。”

    《通典·北狄·流鬼》: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余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鞨船行十五日。无城郭,依海岛散居,掘地深数尺,两边斜竖木,构为屋。人皆皮服,又狗毛杂麻为布而衣之,妇人冬衣豕鹿皮,夏衣鱼皮,制与獠同。多沮泽,有盐鱼之利。地气冱寒,早霜雪,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其上,以践层冰,逐及奔兽。俗多狗。胜兵万余人。无相敬之礼、官僚之法。不识四时节序。有他盗入境,乃相呼召。弓长四尺余,箭与中国同,以骨石为镞。乐有歌舞。死解封树,哭之三年,无余服制。靺鞨有乘海至其国货易,陈国家之盛业,于是其君长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以唐贞观十四年,三译而来朝贡。初至靺鞨,不解乘马,上即颠坠。其长老人传,言其国北一月行有夜叉人,皆豕牙翘出,噉人。莫有涉其界,未尝通聘。

    这里,少海”即“鄂霍茨克海”,南与莫曳靺鞨邻接,说明其位置至少在乌第河以北。“三面阻海”说明此地是一个半岛,符合这一特征的显然是堪察加半岛。而“多沮泽,有鱼盐之利。”、“地气早寒”、“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于其上。以践层冰。逐其奔兽。俗多狗。”、“以其皮毛为裘褐。”这些特征则符合堪察加半岛少数民族的特征。《新唐书·靺鞨传》载,黑水(黑龙江)西北有思慕部,往北走10天到郡利部(今黑龙江入海口庙街),再往东北走10天到窟设部(又名窟说部,“窟说”是“库页”的音转),再往东南走10天就到莫曳皆部即莫曳靺鞨了。终点在流鬼国。

    唐朝时周边形势

    上述文献显示,唐代对至少北极附近的勘察加地区已经有了清晰的地理认识,而封授“授骑都尉”官职则表明,勘察加地区第一次在行政上纳入中国中央王朝的统治视野。

    唐王朝对勘察加的行政管辖,得益于唐王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治,“少海”(鄂霍次克海)成为唐朝北疆陆源海,勘察加地区已成为唐朝的后院。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安东都护薛泰请在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以其最大的部落为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并派遣了内地长史(都督的副职)等官员协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辖,开元十四年唐朝在这里设置了黑水都督府。开元十六年赐都督姓李名献诚,对黑水靺鞨地区(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勘察加使者能够长途跋涉15000里到唐朝首都长安纳贡,则得益于黑水靺鞨地区开辟了成熟的堪察加航线。

    唐朝封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酋长官职,在萨彦岭处现存突厥墓碑文中可得到证实。突厥碑文载,受唐朝官职有以下几种:

    1)都督碑文中有一墓主称,勇敢的阙都督、俱禄、都督。此外尚有三个墓碑及一个摩崖之墓主及摩刻人称都督。一个墓碑墓主称将军都督。

    2)职使:墓碑有职使即唐代刺使译音。

    3)长史:有墓碑言长史。

    4)将军:有一墓碑称“我是达干将军”,另有两个墓碑及一摩崖墓主亦号将军。

    这些墓碑所记录被唐朝所册封职官的酋长及上述唐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伟大的地理发现,都证实唐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这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对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及辽、元、明、清历代对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进一步进行地理发现和进行有效的行政管辖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三、辽金元对北极地区的地理考查与行省统治

    在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北方政权辽国曾由官方组织过一次北极考查。“这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记载最早的一次,也很可能是全人类见于记载的最早一次。”记载此事件的是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之《四夷附录》中收录的《陷虏记》。

    文献载“契丹尝选百里马二十匹,遣十人赍干北行,穷其所见。其人自黑车子,历牛蹄国以北,行一年,经四十三城,居人多以木皮为屋,其语言无译者,不知其国地山川部族名号。其地气,遇平地则温和,山林则寒冽。至三十三城,得一人,能铁甸语,其言颇可解,云地名颉利乌于邪堰。云‘自此以北,龙蛇猛兽、魑魅群行,不可往矣’。其人乃还。此北荒之极也。”

    这里所言之城,一般是几百米周长的土、木围子中有十几或几十户人家的集居区,当时这一带普通的部落酋长所居之处确不过如此。此处所“居人多以木皮为屋。”这一描述符合西伯利亚地区渔猎民族的民居形貌,即用木头搭成圆锥形,外覆驼鹿、马或其他兽类的皮革,中国的满族、赫哲族等称之为“撮罗子”。

    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赤峰市巴林左旗)约在北纬44度,它与北极圈之间有22度33分,约二千二百五十余公里,即四千七百五、六十里。十人小队骑着和赶着驮东西的“百里马”向北走,为时一年,全年也走八千七百五十里,走到北极圈也绰绰有余。[3]遗憾的是这里面记载的一处极北地区的地名“颉利乌于邪堰”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此《陷虏记》字数不多,但“至三十三城,得一人,能铁甸语。”透漏了北方民族交往的信息。铁甸即铁骊,是辽境的少数民族,其活动地区在今黑龙江铁力及其周围一带。是辽朝的东京道。在北极地区出现铁骊人,说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范围的广阔。

    辽国疆域

    元朝统一后,其疆域之辽阔,元人形容其时“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在中西伯利亚和蒙古设岭北行省,在东西伯利亚及东北设辽阳行省,其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行政管辖范围广大,“汉唐极盛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之边,唐所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此疆域辽阔、交通便利的条件下,元王朝建立前的蒙古汗国及元王朝为了更有效管辖西伯利亚远东广大地区,曾对北极地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探险、调查、考察及测量。

    第一次对北极区的探险是在蒙古汗国征服林木中百姓后,太宗十三年(1241年)窝阔台派和瑞到北海调查,往返数年,到达北冰洋岸,“得日不落山”。何谓“日不落”?说明调查队已经观察到了极昼现象,表明其已计入北极圈。

    第二次对北极地区的探险是在和瑞调查北极十年后进行的。忽必烈的母亲唆鲁禾贴尼,利用其封地吉利吉思、欠欠州离“北海”(北冰洋)近之便利,“派遣三个异密带着一千个人乘坐一条船”,前往昂可剌河(叶尼塞河)入北冰洋处,某个到处是白银的地方。

    第三次对北极地区的探险是在完州人刘好礼为五部断事官时,曾亲到其所管辖昂哥剌部考察“盎吉剌日不落,只一道黑气遮日”的极地之景。刘好礼见到的极地之景,即为在现代科学称之为“剪切带”造成的。

    第四次对北极地区的探险是在大天文学家郭守敬为使其编的授时历更准时,在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国范围搞测量。建议应在“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测验。该建议被采纳。郭守敬主持了这次对北极地区的测量及探险。《元史·天文志》称这次测量及探险为“四海测验”。郭守敬选精通天文测量技术人员14人及大量一般测量人员。领导其在南北长1.1万里,东西宽六千里的广大区域每隔16°设一测景所,全国设27个,最北的北海测景所,地点为昂可剌河入“北海”(北冰洋)处的北极圈附近。进行了包括“北极出地”、“夏至日影长”、“昼夜长短”三项天文地理的测量。按照《元史·天文志·四海测验》的位置记载:"北海,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影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经历史学家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考证,在今俄境北冰洋的拉夫贴夫海(即拉普杰夫海)和喀拉海两海交汇处的海滨,其地约在北纬77度,那里已深入北极圈内10度27分或26分。此次测量为元代改历之重要依据。郭守敬主持的这次北海测验,其内容之多,地域之广,精度之高及参加人员之多,是时不惟在中国,在世界亦属前所未有。

    四、明清时期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管辖

    随着中国远航能力的增强,明朝的地理视野获得极大的开阔。在南面,郑和下西洋使中国的战略视野伸展到了非洲,在北面则有亦失哈十次巡访黑龙江下游、库页岛地区,建奴尔干都司。奴儿干都司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自永乐元年(1403年)邢枢等招抚建州、海西,野人酋长“悉境来附”,奴儿干地区首领把剌答哈来进贡,明朝政府设奴儿干卫,任把剌答哈为指挥同知。此后复增设至131卫加明初设的兀良哈三卫计,134卫并设奴儿干指挥使司以辖之。

    这些卫所中,永乐五年设置的兀的河卫是最靠北的,但其北部行政管辖范围或者其主张覆盖范围最远达于何处?谭其骧版的《明代中国历史地图》采取了模糊处理的方法,将北部略画,意即向北很远。而有资料则称之为“外兴安岭地区”。外兴安岭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东北最远处抵达北极地区的楚科奇半岛,奴尔干都司的行政管辖范围应该不会这么远。鉴于中国对北极周边地区的行政管辖自唐以来就形成了连续统御的局面。乌第河口、库页岛北部的勘察加航线已比较成熟,按照自唐以来的行政沿革,笔者认为,乌第河卫的管辖范围至少应能覆盖到勘察加地区。

    那么行政主张范围最北能够到哪儿呢?笔者认为,应该更远。随着明代中外交流的加强,一些西方传教士于明代来华,将绘有冰海(北冰洋)的舆图带入中国。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也是最接近世界原貌的世界地图。有学者认为,明王朝对北极地区的地理认识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应有较大的突破。在南方,明王朝在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尚且确立了大量的属国,在北方,西伯利亚蒙古各部,包括西迁至里海沿岸的土尔扈特部手里拿的都是明朝册封的官印。而北极知识的突破,应该能转化为明王朝统御北极的动力,其行政主张范围应该能覆盖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

        满族的祖先即是女真,女真建立金国入主中原后,仍有一部分留在了东北,就生活在这里。从元到明的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置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后金建立之后,继续对这一地区行使管辖权,加强统治。除设盛京将军(驻今辽宁沈阳)、宁古塔将军(驻今黑龙江宁安)和黑龙江将军(驻今黑龙江瑷珲)外,还把当地居民编为八旗。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吉林、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各镇,在沿江重要地区建立船厂,设置仓屯,陆上开辟台站驿道,发展水陆交通运输,进一步加强了边境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明清之际,正值沙俄急速扩张的时期。16世纪,沙俄开始越过乌拉尔山,侵入西伯利亚,消灭了蒙古族建立的西伯利亚汗国。自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起,沙俄远征军曾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

    于是清代立国之初即发生了阻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之战。在尼布楚会议的划界谈判中,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为界与沙俄进行划界。继而让步,提出以勒拿河以南、雅库茨克的渔猎人称作诺斯山的一条山脉为界,东北直至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诺斯海岬即是楚科奇半岛,清朝代表提出的界山诺斯山,系指乌第河北侧的外兴安岭直至楚科奇半岛的山脉。

    有关勒拿河、诺斯山的地理信息在《戈洛文出使报告》、《张诚日记》、《徐日升日记》中都有提及,以《戈洛文出使报告》为例,有如下描述:“钦差大臣(注:指清朝谈判代表)说,他们在条约文本中写了以诺斯山为界,诺斯山这个地方归博格达汗殿下方面所有,但在中国地图上没有标明。因为该诺斯山往下延伸至雅库茨克,然后至海。……钦差大臣指着地图说,应以他们自己的条约文本中所写的位于勒拿河和阿穆尔河之间的山岭为界,雅库茨克猎人把此山岭称作圣诺斯山,该山岭一直延伸到海。发源于该山岭,流入阿穆尔河的大小河流,从久远的年代起即为博格达汗殿下所有。该山岭另一侧有乌第河及其他河流。在这些河的沿岸住着博格达汗殿下的贡民,而不是沙皇陛下的贡民。”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北极地区的认识已经至少到达了勒拿河下游北极入海口处以及楚科奇半岛,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在地理上也应该早就有了认识,尽管可能是粗线条的。当时清政府与外兴安岭北面的西伯利亚萨满民族以及乌第河及其极东北部的各条入海河流的入贡民族在沟通上是畅通的。一些地区,如乌第河及其以北至极北的沿海地区还存在着行政管辖隶属关系。

    总结

    上述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形式的历史文献记载说明,西伯利亚和远东及至北极的地区,作为中国的后院,在中国历朝历代早就为中华先民不同程度的认知。西伯利亚、远东直到北极地区的各民族与中国北方的各民族存在着经济、文化、血缘、历史上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从未中断过。自唐以后,北极地区还一度与中原王朝或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形成了绵延的行政管辖、隶属关系。这里的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从乌拉尔山以东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到亚欧大陆最东端的楚科奇半岛,都是中国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这三条并驾齐驱由南向北汇入北冰洋的大河都是中国北方民族的母亲河,这里的土地都应是中国的土地。

    欧洲人,特别是俄罗斯人的所谓西伯利亚、远东、北极的“地理大发现说”是荒谬的。而所谓俄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西伯利亚、远东、北极的说法更是厚颜无耻、荒诞绝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铁证如山:中国古代对西伯利亚的地理认知与行政管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lz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