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98061/d89ba27615b9faec.jpg)
时光飞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静下心来回想这段时光,是美好的,亦是难忘的,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 ...
给予我这段美好的回忆定当是可爱的他们了,一起走过的第七个学期了,三年的时间他们身上褪去了那份稚嫩,让人欢喜的是那份纯真仍在,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对待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对于具体事物,能谈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他们带给我太多的惊喜和感动,我应当感谢他们,还愿意给我分享他们的小秘密,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做他们每一个人的朋友,他们便是我生活的中心,是那独一无二的“玫瑰”。
回首这段历程,我和孩子们在数学课上出色的完成着每一个任务:每一天携手共进,每一阶段共闯难关,这一切仿佛就在昨日,我和孩子们拼命往前冲,不放过每一分钟的机会,孩子们豁出去的冲,我则倾心的指引方向……只要一有空我就马不停蹄的和孩子们开始课程训练,就这样我们和时间赛跑抢着学习抢着闯关,孩子们数学课上也是忙的不亦乐乎真是快乐而充实……而我超负荷的作业也在不断的提升我的业务量也是愉悦而满足……
一、奔波在思维脑图的路途
自从加入新教育这个团队,一步一步了解南明的数学课程,我的专业水平也有所提高,最大的变化就是课堂上以问题来刺激孩子思考,课堂一步一步从"我演讲"模式变成了"我提问"模式,"我问你答"模式代替了"满堂灌"模式,这样的变化刺激了部分孩子脑力运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还要继续修炼,向激发起全班同学脑部运动的目标前进。
本学期我们最大的成功是——思维脑图。从将孩子们成功的带入到思维脑图的国度是我最大的收获;从数字树、烟花图、章鱼图到现在的思维脑图;从开始懵懵懂懂的合作完成思维脑图,到现在能自我贯通知识间的联系汇总出思维脑图的成果是孩子们最大的成功。
在复习中,学生先独立对整章知识进行总结,根据自己的理解,理清数学概念、规律及其区别、联系,区分重点难点,画出思维导图。其次,教师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把握学生对整个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第三,在课堂上抽取部分典型的作品,先由大家讨论该思维导图的优劣,进行补充与深化,最后进行总结与提升,由于四年级孩子的思维水平有限,在此阶段我主要提高的是将本章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提取。各章、各单元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联系,把所有的思维导图编织成自己的知识网,整个过程也是其乐无穷的。上图即为学生学完各单元后,将其知识相结合绘制的思维导图,加强了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思维训练不是以解决某几个难题为目的,而是将知识间的联系打通并熟练的穷尽应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怎么提升思维品质。
二、在各类练习中遨游
本学期另外的一个亮点是加大训练的力度,组织孩子建立自己的数学资料库。开学先组织孩子建立库存资料夹、明确分类划分好区域,等待各类资料入住。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8061/c8eafa2790a06e84.jpg)
我们的资料库分为:
单元检测,思维脑图,各县市试卷、四大板块归类复习、打印题、竞赛题、期中试卷、期末试卷、练习册、作业本。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资料库一天比一天渐长,每次有资料入库的时候总能听见孩子们感叹的声音,当最后一次把练习册和作业本入库之时,我宣布咋们的资料库正式齐全之时(16个单元检测,16张思维脑图,16张各县市试卷、10张四大板块归类复习、25张打印题、两次竞赛题、一张期中试卷、一张期末试卷、两本练习册、两个作业本),孩子们拿着厚厚的资料库激动的心情、惊叹的表情让我永远不能忘记,昊辰和子豪异口同声的说:哇,原来我们这一学期练了这么多呢! 是呀,不经意间我们付出了多少精力跟时光啊!
另外,我们还装订了一册寒假作业(还未与孩子碰面)。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练习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注重练习。
三、行走在教研的路上
教研,必须是扎实的,而我们的教研是随时随地的,早饭间餐厅是我们的教研之地,晨诵课办公室是我们的教研之地,就连上厕所路上碰见同事都在教研,有时疯狂到午休临睡时我们还在教研;奔赴到国际听课教研;聆听教育界的五大名师课堂。每每结束后都深有感触,但最深的感触是时效的重要性,当我们在这每天的40分钟里浇灌开花的种子时,都吸进水分了吗?静等花开的同时还要滋润开花结果的种子,40分钟一节课,要复习学过的知识,要学习新的知识,要对新的知识进行训练,有时真的惊叹差异的魅力啊!
四、慢慢品味阅读路上的美
古人云,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并不是说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但是流于表面的“浅阅读”亦是不可取的。
《我们如何思维》是学校要求的基础型阅读书籍,也就是人人必读书目。尽管平时繁忙,有了任务,逼自己一把,还是有必要的。
《我们如何思维》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部名著,杜威主张“儿童中心”,反对“传统的教育”,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学生主导论不谋而合。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我们所讲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主题去服务。假期中走马观花的把杜威的这本著作粗略的读完,收获也是很大,但毕竟时间有限,读的很仓促,理论功底也不深,只是了解了皮毛, 总感觉还是无法了解杜威先生的教育哲学,只能从字面上揣摩一二,所以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也只能是窥见一二,不敢造次。
第一部分:思维训练的问题
什么是思维?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省思维,这种思维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杜威的思维包括这么几点:(1)引起思维的怀疑、踌躇、困惑和心智上的困难等状态;(2)寻找、搜索和探究的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实际办法。这样看来,杜威的思维着重在于反思如何去解决办法,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他才能有反省的思维。
第二部分 逻辑的探讨
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概念使我们具有类化的功能,使我们知识标准化,帮助我们认识未知的事物,而思维活动是从疑难的情境到确定的情境,是把经验含糊的、可疑的、矛盾的、某种失调的情境转变为清楚的、有条理的、安定的以及和谐的情境。
第三部分 思维的训练
这部分与我们这学期的历程不谋而合,从思维的培养到训练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运用我们的思维,形成不同的思维,对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对某些现象会有不同的见解;有了不同的思维,无论是生活还是科学研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训练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
读了这本书以后,让自己明白了一些道理,特别是怎样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的经验状态等,也给了我教育之路上很大的启发。当然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进一步细读,慢慢消化、吸收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五、路途中的“美景”
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来临了,比赛哨声响起,小选手争先恐后地挥动起自己经过时间锤炼的充满力量的双臂,双腿一蹦,一下一下,有节奏地开始了准备已久的个人秀。
开始了,开始了,场面由低潮转向高潮,同学们的欢呼声,跺脚声融成一片,好不容易挨到了我们班,男同学们马上上阵,站好了,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用脚顶着脚,勾住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等待哨声一响,同学们便使出吃奶的劲,像一只只猛虎似的。浩楠、源平时坐不住的人,看这会仿佛定海神针稳住尾巴,真是刮目相看啊!
孩子们满心期待的童话剧终于要上场了,每次童话剧我最大的任务就是负责好孩子们的安全和纪律,最最重要的还有——PPT的播放,给我们的孙导及演员做好幕后工作。今年的小演员们个个令我佩服,博宁是我最看好的一个,台词虽不多,但却在排演中数次得到掌声,就连后场时都认真观察其他演员的演技,好几次我还偷偷的看到他反复琢磨其他演员的台词。
最后套用最近刚看到的一句比较感慨的话作为结束语吧——封存2018触摸时光记忆,伊始2019继续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