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一,带着善念面对自己和他人
我们都知道,有时候,很多问题处理起来很棘手,很复杂,我们希望快刀斩乱麻,简单粗暴的方式快速解决问题。然而,这样解决问题之后,大家感受并不好,后果也很不理想,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没有等开始解决,我们就已经心怀胆怯,我再次搞砸了怎么办?这个时候,不妨用善念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和事: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而不是打到和干掉对方;也许我还做得不够好,但是当下的这个我,已经用尽全力在想办法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所以,我有什么好惭愧,有什么好恐惧的?对方也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我的伙伴。这样一来,我们的心态更加积极,也更有安全感和成就感,反而能更好的聚焦在事务上。
说起来有些老生常谈,让我在公开场合说话,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复杂,棘手,高风险的问题。我知道,公开讲话是要做好充分准备的,讲稿也要反复打磨,说话的语气态度姿势声音也要反复调整,可是我丝毫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在这上面,投入的时间也不多,而到开始说话的前一天,我就开始紧张焦虑,直到今天会议开始,我还在做各种心理建设,看稿。我没有问自己在担心什么,我告诉自己,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分享对别人有帮助的信息,我花了时间写稿,串词,为了帮助别人,我已经尽力了。很神奇的就是,心里的紧张感瞬间消失了。可是我的姿势还有些猥琐(弯腰驼背缩在那里),我调整了姿态,坐得更加舒展,开阔,提高语调,专注在要说的内容上,因为准备比较充分,所以全程都很熟练地,并且有互动地把要说的内容说完。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这个事情给我的启发是,下次再去准备什么汇报和公开说话,把目标聚焦在,我做的这件事是为了帮助别人的,为此,我还能怎么做去做得更好。
回到本书里说的五大问题,是我们在面临复杂棘手的问题时,需要思考的方向
· 每种选择的净结果是什么?---我虽然不是决策者,但是作为下级,在遇到问题拿不定主要需要征询上级同意和指导时,可以自己列决策树,想想自己有多少选择,每种选择的净结果是什么
· 我的核心责任是什么?--我的工作当然不会有涉及到威胁人类生存的内容,但是,如何在细微之处,让别人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体面? 比如,我们要调整一些政策,充分的沟通和推广,就是对别人应有的尊重。我们也会接受到各种抱怨,系统不好,流程复杂等等,其实,对方抱怨的是,这种复杂的系统和流程给他们产生的额外工作量。换做是我,也会抱怨。所以,我也要警醒,在做任何工作,想想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 现实世界的行事规则是什么?须问问什么才是奏效的——你是否思考并运用坚持、奉献精神、创造力、承担风险的意愿、智慧以及政治上恰到好处的时机来行动。接纳这个困难的现实,接纳没有哪个工作是容易做好的,在这个基础上,看看自己还能做什么。
· 我们是谁?说白了就是我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中?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和别人讲一个好故事,而不是鬼故事。我给自己讲了一个好故事,我是故事里帮助别人的好人,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我面对的都是善良的人。人都是向上的,没有谁愿意活在一个孤独寂寞恐惧的世界里。即使在沟通不好的事实,我们也要试图在故事中找到希望。
· 我最终能接受什么结果?这是来自灵魂的拷问,这样做,这样说,别人会舒服吗?我自己会舒服吗?我能接受吗?对于我而言,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让别人觉得舒服,同时我自己也很开心;如果只有我赢了,我感受好,却让别人困扰,我也会觉得内疚和不舒服;当然如果牺牲我自己,去成全别人,我也会不舒服。
这本书读完了,收获了一套做决策的框架体系,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
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去这样思考:我和对方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但是我还能做什么,有多少种选择?每个选择的后果是什么,这种选择是否有尊重他人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