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爱编程
深度学习——前沿计算导论课感想

深度学习——前沿计算导论课感想

作者: 失树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17:10 被阅读0次
  1. 现在的深度学习算法是依赖数据,依赖计算的,所以我们能用它做的事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已经有或者便于采集大量数据的,另一种是虽然数据不多,但是商业价值很高,所以大公司愿意出资人工做数据的。但是这似乎就局限了深度学习的应用,也局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比如,ImageNet的标签是由人手工完成的,因为图像识别图像分类是很有前景的一个应用;而自动驾驶也前程似锦,因为摄像头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数据。而从一个小语种翻译到另一个小语种却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没有巨大的语料库,也没有商业驱动力。
  2. 认识到局限性之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现在热门的人工智能的方向是否就是被局限的?假如向一个对今天的AI的实现方法一无所知,却又极具思考能力的人提问,问他一个“人工智能”应该可以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可以协助或代替人类的工作可以让“人工智能”来完成,那么他会认为今天的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分类、语音识别是重点吗?课上一句话发人深思,我们不希望后人回头看,这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只留下了图像分类。那么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他们还能够做什么工作呢?这应该是工业界在不停探索的问题。也许未来我们可以看到AI被用在了我们现在无法设想的领域。
  3. 如果说,DNN,CNN它们始终会有数据的局限(即使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优化),那么是否它们被局限于这种特性本身?它们的特性莫非就决定了它们的宿命?它们可能被用于一些我们认为更智能的事情,比如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吗?现在的小冰的“创作”也好,所谓的阅读理解也好,它的本质是不是就是平淡无奇的函数拟合,统计方法,加上很多的参数调节技巧和GPU的运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人脑的思维其实也不过是神经元的连接,人的情绪也受控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内啡肽的调节;只不过实际的低层次的细节对我们隐去了。那么我们能够看到参数的调节,能够看到数据的传递的DNN,CNN,所以它们好像失去了神奇的魔力,好像平淡无奇,但其实它们也真的拥有成为General AI的潜力?但是,鸿沟还是没有被越过,而鸿沟是什么,如何越过它,还有待我们的探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学习——前沿计算导论课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pj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