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婚姻育儿
《狗十三》:中国家长,请你放过自己

《狗十三》:中国家长,请你放过自己

作者: 筱茧_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10:58 被阅读13次

    01

    《狗十三》一部尘封了5年的青春电影。

    豆瓣评分直冲8.4分,堪称是曹宝平导演最真实的作品,它早早就获得了第64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委会特别推荐奖和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故事讲述了13岁女孩李玩完全不狗血的青春故事。

    李玩的父母早早离婚,父亲组建了新家庭,李玩自小就在爷爷奶奶家长大。

    后来李玩父亲有了儿子,为了安抚李玩买了只狗——爱因斯坦。

    一次,李玩爷爷逛菜市场不慎把狗弄丢了,继母最后找来了条一模一样的狗冒充,全家一起演戏认定这就是原来的狗。

    在丢狗和找狗的过程中,李玩渐渐看清大人的世界,充斥着虚伪和谎言,他们永远听不懂自己的话,却还自以为是。

    李玩在一次次的抗争无果后,慢慢接受事实,逐渐成熟。

    02

    高晓松曾提到过自己的父亲。

    他说自己从小没有问过父亲任何一个问题,并在长达20多年的一段人生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讨厌别人干预自己、爱较劲等等。

    直到40岁之后,他才真正地走了出来。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家庭是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的浓缩,而个人是整个家庭的浓缩。”

    李玩也有像高晓松这样的童年,离异的原生家庭,缺失的沟通,一水儿的自以为是的中国式家长干涉生活。

    当她在犹豫加入物理小组还是天文小组的时候,老师说她英语差,偏科影响升学,父亲就直接替她选了英语补习班。

    李玩当场生气,父亲居然掏出钱想安慰她,她拒绝,父亲责骂她不懂事。

    明明是父亲干涉了女儿的选择权利,却以“为了你好“ 之名,把自己利益最大的价值强加在女儿身上,在对错上给李玩画上叉叉。

    这就是中国家长的常态,文化要求方面人并不为自己活,而是为父母活,生命的动力应该来自于光宗耀祖。

    所以伊坂幸太郎才会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在他们眼里,孩子哪来选择的权利,孩子是用来否定的,换位思考没有的。

    这种维度的关心,根本不是将心比心,而是巨婴的自我关心和自我满足。

    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从一开始就不是平等关系,它赋予父母很多的权力,认为子女的存在应该满足父母。

    他们真正关心的不是孩子,并认为将孩子塑造成符合自己期望的样子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孩子要牺牲个人自由,来迎合父母的臆想、规划,听话执行才能叫好孩子。

    电影里印象很深的一幕是,李玩终于被迫接纳了新弟弟,被父亲带着参加了弟弟的生日宴,然而自打进门后,她的作用就消失了。

    今晚的主角不是她,她被越挤越往后,最后她管自己坐到一旁也没有任何大人发现。

    大人们需要李玩让这个家看起来完完整整,让大人有成就感,不管是接受新家庭,还是出席饭局,李玩本质上是不是真的融入不重要,配合演出就行。

    讽刺的是,李玩父亲还对她说:“懂事了,不只想着自己了”,教育孩子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另一面表达了,孩子要顺从大人,以大人为中心,而这恰恰是大人的自我中心。

    我们说人都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把这个特质根植于心,父母要做的不过是引导这种倾向,而不是把孩子当成自我实现的工具,用孩子来摆脱挫败感,或者来取悦社会、体现自身价值。

    03

    导演曹保平对电影的阐释:“人太容易遗忘,并习惯规则。人类容易被成长的过程教化,所以我们要正视、反思过程中可能存在伤害的部分。” 

    比起家长自我中心,这种教化背后带来的伤害更值得一提。

    在一版海报当中有这样一句文案: 被剥落的是天真,留下的是青春。

    画面中父亲拿着工具,细心地把孩子最初的彩色,雕琢成和自己身上一样的灰白。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动画短片《Alike》,故事讲了父亲一直试图教育儿子用“正确“的方式学习生活,但是儿子在规训中变得越来越不开心。

    在这个短片中,绝大部分人早已成了没有个性,没有自我,并且这其中有很多人已为人父母,他们继续把身上这种刻板、毫无生气的思维、行动模式,深深地烙印进下一代。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没考虑到自己是谁,想要什么的时候,就被折断翅膀,灌输流水线的价值观。

    最后,当他们走出社会,和别人一样时,却又要被怪罪没有出类拔萃,这种循环多可怕。

    李玩的成长也是这样。

    李玩有一段时间总听到楼上有鸟叫,好奇又向往,以为有小鸟在楼上筑巢了,但因为窗户栅栏一直没办法核实,直到她看到那个“鸟人”被捆绑着送到了精神病院的救护车上。

    因为不一样,所以不正常,这种“疯癫“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危害。

    其实早在18 世纪末,有人就曾调查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医院、拘留所、监狱等,他看到,违反习惯法者、家庭浪子、无业游民和精神病人都被囚禁在同一大墙之中……

    你说这是个标新立异的世界,但想想21世纪的中国临沂还有一个杨永信,你就知道,不一样有多难了,但凡有点错误的苗头,都可能被加以最严厉的规训。

    正如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精神上的摧残往往看不见,但肉体伤害则是很多人曾经历过的。

    李玩在一次争吵中彻夜未归,凌晨拎着酒瓶回家被父亲撞见,怒火中烧的父亲一下子把李玩的手连带着酒瓶拍到门上,然后扯进家门拳打脚踢,任谁都拦不住。

    李玩任何“过激”的反应,都不被理解,只有打骂,父亲用拳头摆平了青春期少女最后的挣扎。

    心理学上说,没有爱,就没有合作。

    让孩子遵守规矩的前提,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亲密的关系,这是赢得合作的基础。

    之前有个社会新闻讲2 岁半女童遭受亲妈虐待致死,警方赶至现场施救时,女童已奄奄一息,但她仍伸出手,嘴里念着:妈妈抱,妈妈抱。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我审判,从最初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孩子始终坚信的是父母再怎样都是爱她的,一如这个女童,长大后,有了辨是非的价值观,再不善待孩子的家长,可能就没有机会去愈合亲子关系的伤口了,这是一辈子的事。

    04

    在第四季的奇葩说,有个辩论题叫:

    如果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一起去养老院养老,我该支持还是反对呢?

    蔡康永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抛出了这样的观点:

    我们对老人有个奇怪的想法,把老放在人的前面,老人首先是人,跟我们一样都是人,不能因为他一老就剥夺他作为人的权利。

    我们对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的文化里,小孩子从未被当作独立的个体得到尊重,他们其实比成年人更希望被当作大人来看待。

    但那些“你还是个孩子,听我的“、“大人的事,小孩别掺和”一步步把每个孩子最真实的自我埋没在青春记忆里。

    长大意味着要对别人妥协。

    所以李玩才会接受父亲为了缓和关系送来的爱因斯坦,后妈为了证明自己的接纳送来的假爱因斯坦,狗伤害了弟弟而要把它送到狗肉店,以及最后为了不让父亲难堪,在众目睽睽之下吃下狗肉等等事实。

    或许李玩看到了,原来那条温顺的爱因斯坦,最终被他人抱走依然过得活泼滋润,而那条倔强的爱因斯坦,却被送去了流浪所绝食而死。

    或许比起“任性”,看起来“懂事”能让人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于是,李玩用无数服从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

    这不是李玩一个人的悲剧,这是中国每个原生家庭的模样。

    中国式家庭教育就是这样,沉浸于 “父母一味提要求,孩子一味要顺从”中,任何一种对新生活体验的追求,都不被尊重。

    家长一味强行包揽,说是为孩子的人生负责任,但从不试图理解,沟通,然后让孩子说服自己,跟自己和解,默默完成自我成长。

    我们本以为,大人应该是有最基本的是非标准,有规则意识,懂得平等和尊重的,但事实却是,他们是一群圆滑、虚伪、自以为是还精于算计的“怪兽家长”。

    大人做了父母,孩子的成败就成了自己的成败,甚至他们可以忍受自己的失败,却不允许孩子失败。

    他们没有“孩子是孩子,我们是我们”的边界意识;没有“人生真实活过,就不算失败”的教育理念。

    孩子呢,在自由披上了阴霾后,他们还是自然而然地长大了。

    好像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无力改变,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看李玩这样的故事。

    导演曹保平接受采访时说,“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长大,一切就好像自然的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未来之所以成为未来,因为它的永恒不确定性,任何一个父母都知道,当下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然而未来既然不可知,为何还要费尽心力,着急着眼把孩子搬上你所认为的好轨道。

    让我们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吧。

    ------------

    作者:筱茧

    转载请私信授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狗十三》:中国家长,请你放过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va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