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我家》第十天

作者: 晴朗的天空1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17:02 被阅读0次

      “宁可消失的人是我,而不是你”,成功的带着爱说出这句话时,他不但会围绕着所爱的人,还会围绕着“我”建立一道界限,将“我”的命运和所爱的人的命运分开,他强迫我们认识到,爱人的人想要代替被爱的人做某些事情,这会给这个人带来负担,而不是帮助。我们必须感知并承认这个人是独立于“我”而存在的,否则这种共栖现象和认同会维持下去,有疗愈作用的区分与分离便不会成功。

冥想,我们自己内在的语句,让我们内心真正的感受到“我在这里,你是大的。在这里,你一直都是大的,在你面前我是小的,而且一直都是小的”。那么就能进入到另一个灵性的场域,一个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倾向于友善的场域,那就是幸福。

双重转移。一个人从另一个人那里接收到的是一种感觉,比如后者对别人的愤怒,此时转移的不仅仅是主体(一个人承接了其家族中某个前辈的命运),客体也会发生转移,也就是说,被接收过来的愤怒,并没有去向之前真正的客体,而是会寻找一个新的客体,即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过错的人。这里还有一个过错与清白的模式在起作用,即爱蒙蔽的序位,也就是说一方面清白蒙蔽了过错,而另一方面蒙蔽了他的后果。

相关文章

  • 《谁在我家》第十天

    “宁可消失的人是我,而不是你”,成功的带着爱说出这句话时,他不但会围绕着所爱的人,还会围绕着“我”建立一道界...

  • 谁在我家—第十天

    当人们每一次对一个问题进行描述时,解决方法就已经存在这个描述中了而且通过描述它已经起作用了。任何时候我们都...

  • 《谁在我家》第十天

    分离 当人们每一次对一个问题进行很好的描述时,解决办法就已经存在于这个描述当中了,而且通过描述,他已经起作用了 冥...

  • 《谁在我家》第十天

    一直觉得冥想很神奇,在极其平静放松中,深入内心,还有几次冥想,泪流满面,一直感觉很灵性。今天读到书里的冥想...

  • 《谁在我家》第十天

    当人们每一次对一个问题进行很好的描述时,解决方法就已经存在于这个描述当中了。而且通过描述他已经起作用了。他开始于当...

  • 《谁在我家》第十天

    认识牵连,一个家庭或者是家族的人肯定有牵连。但是在读书之前我们只能发现那些能看出来的牵连。读了这一部分才...

  • 《谁在我家》第十天

    当人们一次对一个问题进行很好的描述时,解决方法就已经存在于这个描述当中了。成功的带着爱说出这句话时,他不但会围绕着...

  • 《谁在我家》第十天--分离

    当人们每一次对一个问题进行很好的描述时,解决方法就已经存在于这个描述当中了,而且通过描述,它已经起作用了。 今天的...

  • 《谁在我家》

    应该全是一本家族系统排列的入门书。 夫妻关系应该是家庭中的核心关系,此观点跟之前看的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中...

  • 《谁在我家》

    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助人者综合征:让你感到欠了我的情,好过让我欠你的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在我家》第十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vm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