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全缺乏关爱品质的人,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即使他拥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和过人的教学法,同时也是教育学理论的名家,他也绝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意义》
深圳的教育发展很快,但是却称不上是强者,而今年让深圳教育,或者深圳教师频繁出圈的不是深圳教育的质量提升,而是网络上对“深圳教师工资变化”的讨论。“深圳教师”在近几年的招聘市场上以“高工资”著称,各大高校高材生们纷纷深飘,开启自己的教师生涯之旅。深圳的新建学校也如雨后春笋,对教师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要求也越来越高,工资也越开越高。
本来,高质量教育人才能够为学校带来的效益的确要与其所得的工资对等,这是市场的规则,这对受到市场化影响深远的深圳来说理所当然,但是一旦教师与“高工资”画上等号,仿佛就让教师,这个“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镀上了一层金光,看起来更加闪耀了,却也多了一层世俗的味道。尤其是,学校将这层世俗的“金光”当作这个职业的卖点来吸引人才,就让人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初心产生怀疑。而当深圳教师降薪的通知发出之后,在职的教师觉得自己工作如此卖力,收获却大幅缩水,而那些为了世俗“金光”的将要入职的教师们,开始打起退堂鼓。
如果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我肯定会指责这些人,但是我不是道德的标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如果我去指责他们,这种指责里可能会有三分自己得不到的嫉妒,三分看别人最终没得到的嘲讽,还有三分打工人的理解,最后一分才是对这种现实的不解。
教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职业?它如何用金钱和情感来同时衡量?教师就不能有高工资吗?学生、家长、学校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人适合成为教师呢?
我会想起那些书本上,学校的前面上展示的伟大教育家们,他们应该是优秀的教师吧。可是,我发现,这些伟大的教师们,使其出名的不是其多么高超的教学技能,而是其先进、超前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研究和各种著作,我们都知道他们写过这样的书,持怎样的教育思想,做过怎样的实验,却从来都不清楚他们如何从事教学,不知道他们具体运用了怎样的教学技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我们只知道,因为他们的教育思想伟大,因此我们知道他们是伟大的教育家。
或者,因为一些教师的优秀品质,无私奉献而被我们尊敬地称为伟大的教师,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他们的伟大似乎无法复制,那么我们就不能造就更多的伟大教师,教师的伟大只能由教师自己摸索。
因此,教师的职业绝不仅仅是一种承载着教师技能的专业选手,它与医生或者律师不同。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需要产生情感牵绊的,但是医生和病人、律师和委托人之间就不必产生这种情感牵绊,在医生和律师的专业要求中,过多的情感牵绊有时会影响其专业判断,而他们的职业强烈依赖于其理性、专业的判断,教师就显然不一样了。
可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牵绊、关爱之心,是会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被消磨掉,在年复一年的重复教学中逐渐变得麻木和淡漠,还是会在经验的积累中唤醒心中曾经的教育理想和激情?
在之前针对一所学校的学生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在统计的过程中学生们一部分是花样繁多的感谢,还有一部分的答案出奇统一——“希望**老师以后可以少生气”。老师到底生谁的气?为什么生气?
是因为学生不听话吗?是因为学生学不好吗?生气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仿佛天生就站在对立面,学生永远不懂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也永远不懂学生们的天马行空。
教师似乎就是一种职业,可是它又超出了一份职业的情感,它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否则教师也不会生气了,打工人谁又会真的对老板生气呢?所以教师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专业人员,情感也是这个职业非常珍贵的一部分。
但是,当前的教师培训基本都是与教育教学技能相关,教师们缺少的到底是技能还是情感呢?缺失了情感的教师就是不完整的教师,而如何用好和调节好个人的情感也是教师们需要的技能,希望未来,会有更多教育专家,心理学家们能够更多关注到教师们的情感,能够真正重视教师职业中的情感价值,能够通过更好的方式帮助教师成为更加完整的职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