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分钟赚10万的永澄老师,领读《好好学习》第三章“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他赞叹成甲老师写的“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这句话,因为这跟永澄老师自我课程的预判有出入,更重要的是,对于学习神经那么敏感的永澄老师来说,见到这么关键的词,赞叹并激发好奇心去阅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是一种与作者对话的学习习惯。
接下来,永澄老师给出的分析很精彩了,但今天我谈的不是这个方面,而是,如果没有另外一个东西,“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可能只是个笑话,这个东西叫做“能力圈”。
2)
成甲老师对能力圈的定义是:“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做的好。”
永澄老师一再强调,成甲老师的这本书是精进指南,是给有一基础的人阅读的,在这里体现的尤其明显:临界知识的确可以四两拨千斤,但是,你的能力圈没有构建起来,对不起,这对你来说只是个笑话,听听开心一阵子就可以了,千万别当真。查理.芒格也说:“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如果越过了你的能力圈边界,去做力不能及的事情,就成了千斤拨四两。
3)
所有的知识必须和实践产生链接才会发生效用。
我在想:我正在准备周六晚上的直播课“20天,普通人用目标管理法引爆学习力”,对于这堂课,我的能力圈怎么界定?这堂课在我的能力圈里吗?我能带给小伙伴什么价值?这堂课的本质是方法论,如果能影响小伙伴的心态,并给小伙伴们一个模型,那这堂课就有价值了,但是怎么样架构、怎么演绎才能让这堂课产生这样的价值?我的能力圈能涵盖这个吗?
“20天,普通人用目标管理法引爆学习力”课程,是以真实的事件为素材,结合目标管理学,让小伙伴看到在工作、家务、带孩子各种生活事件搅在一起的时候,如何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在20天拿下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重点不是让大家学习如何考证,而是如何运用目标管理法,引爆学习了,达成小目标。
4)
很多课程的价值都很高,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听课需求不同。你的课程听众群体定位是什么?他们的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你的课程能解决他们的什么问题,能解决到什么程度?
如果这些问题弄不清楚,解决不了,那么成甲老师的一句话就扇过来:“要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永澄老师在领读中谈到,他在讲PKS模型,现讲问题是什么种类的,具体是什么,上来就给出解决方案,这是病。你应该思考关键问题是什么,抽象出关键点来,去解决问题。
这给我的课的架构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你的课不是要直白地告诉小伙伴怎么做,而是要引领小伙伴思考,从这个课程中讲到的具体事件里抽出基本规律,也就是“临界知识”,引领小伙伴运用底层思维,构建出可以应用的模型,你的课程才有价值。
5)
还有一个问题:
有价值的事情很多,小伙伴凭什么来听你讲?干巴巴的事件经历有什么意思,一个课程怎么才能显得既有实效又有高大上的感觉?
成甲老师的自我能量圈边界是:第一,更擅长学习方法、中小型团队管理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第二,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更擅长真诚和坦诚两类。
我的能力边界呢?我的突出特点也是真诚和坦率,也是缺乏犀利与机智,我就用自己的坦率和真诚,让小伙伴在听课过程中一起经历、思考,抽丝剥茧,运用底层规律,找到自己的临界知识,同时,这些经历与目标管理法相结合,让事件产生普遍意义,以便听课的小伙伴不仅仅情绪嗨,更能学到简单易行、能产生效益的方法。
6)
当课堂本身的价值出来了之后,推广就成了首要任务。
得有人有兴趣、愿意来听才行啊,我得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不管有几人来听课,我都全力以赴做好备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