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071/c682147bd7cec03c.png)
01
小时候的中秋节,都是在外公家过的。
外公是厨师出身,每到逢年过节,总会提前规划节日菜单。
提前一个星期,便开始买菜、腌制、处理部分食材。
每每有外人,到家做客,总会对外公的手艺,赞不绝口。
而我,可能因为不懂品尝,也可能因为习惯成自然。
别人口中的夸奖,于我而言,却没有太大的感觉。
如今,吃太多外卖、和餐厅,反倒怀念起外公的手艺。
只可惜外公不在了,他的手艺,也没有人传承下来。
我童年大部分的假期,都在外公家度过。
外公很严格,盯我写作业、叫我买菜、让我洗碗。
我对他,害怕多过喜爱。
02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的爷爷。
爷爷比较潇洒,闲来无事,便一个人到处遛弯。
在我印象中,爷爷带我的日子,屈指可数。
也就周末和节假日,才会跟着父母,一起看望一下爷爷。
而爷爷,也时不时的,给我塞一些零花钱。
可能因为,和爷爷的见面,常常与金钱联系在一起。
而且,他也不太过问我的学习、生活日常,更不会对我严格要求。
所以,相对而言,我喜欢爷爷,多过外公。
03
时至今日,当我回忆起两位老人家时。
我都会在心里,对着外公,说一声谢谢。
“站有站姿,坐有坐相。”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些话,外公时常挂在嘴边。
当别人在饭桌上,东倒西歪、大声喧闹时。
我却必须端正坐好,否则就饿肚子。
当别人挑肥拣瘦、铺张浪费时。
我却必须量力而行,盛到碗里的饭和菜,一粒也不准剩。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我身上,还有那么一些优良的品德。
那至少有一半,是来自于父母、和外公的严格要求。
只是这样的过程,我当时并不喜欢。
但人不就是这样吗,爱看眼前的得失、与喜好。
等事过境迁,才后知后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