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我们会学会很多东西,但不包括死亡。
高三毕业那年夏天,我没有聚会、没有疯狂,只守在爷爷的床前,看着他一天比一天衰弱。我被爷爷的样子吓到了,平日里无比威严的爷爷,这时却更像一个无力的老人淹没在浑浊的黄昏里,等待死亡。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人类这种存在,见一面就少了一面。我永远也不会知道那时候的等待对于爷爷来说意味着什么了,爷爷走了,对于我却是真真在在的恐惧。原来死亡带走这个人,竟是一辈子这么远。还记得宋丹丹的那条微博:紧握母亲的手道别。照片惹得我流泪不止,
爱是越走越远的分离。
亲人的离世带来巨大的痛苦,可是却也没有让我们正视死亡这件事, 死亡是我们难逃的宿命,我们热衷于谈论死亡却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避之不及。可这本《最好的告别》却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如何选择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过去,能够活到老年的人并不多见,而现在的科学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跟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比起来,我们活的更久、生命质量更好。科学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科目,融入了医疗专业人士的“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但是,无人可以逃脱生命的悲剧——那就是,生命就是一条单行线,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凋亡和老去。
生命老化的故事就是身体器官走向衰竭的故事,衰老的过程是可以延缓,但是无法终止。经典的观点为人衰老的原因是随机损耗的结果,但是最新的观点认为衰老是有序的、基因设定的。研究表明,遗传对于寿命的影响小的惊人,寿命长短只有3%取决于父母的寿数,即便是基因相同的双胞胎,寿命差异也很大,典型的差距在15岁以上。人类衰退的方式和所有的复杂系统的衰退方式一致,是随机的、逐渐的。随机的损失并不能马上导致整个机体崩溃,但是在某一个关键系统崩溃之后,就会破坏整个系统。所以,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
当我们时日无多,不确定如何最好地满足自己的优先考虑时,我们被迫应付对体验的自我和记忆的自我都要紧的实际情况。我们不愿意忍受长时段的痛苦,缩短欢乐的时光。然而,有些欢乐使得忍受痛苦富有价值。高峰时重要的,结局同样如此。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老。最后结局不仅仅对死者重要,对于留下来的人,甚至更重要。
记得读过一本书《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书中的了不治之症的母亲,她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面对死亡:阅读。偶然的一天,她和她的儿子开始阅读同样的书,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么开始了。通过阅读与交谈,她获得了另外的生命。
那是多么迷人的一幅画面:安静的病房里,外面的阳光正好,母亲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她和她的孩子在谈论某个细节,聆听某段情绪,时光就这样停留在房间里。
在生命最后的旅程,她走的很精彩。
还记得《滚蛋吧!肿瘤君》里的熊顿吗?
我们没必要抱着哀怨的心态一天天老去,更没必要抱着亢奋的状态过每一天,但我们应该懂得:最好的死亡不是用它来告别,而是用它来开始。意识到死亡,就意识到了新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