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回忆录(1)

作者: 户川觏火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23:21 被阅读86次

我的高中坐落在中国西部某三线小城市,开车半个小时就能绕完这座小镇。因为刚刚开始建设,一年四季城市里都弥漫着灰尘的味道,我在这座城里长大,但不属于这座城。后来,我长大,再也没想过要回去这座城市。关于这座城市我会写很多,以前不敢写,后来不想写,现在必须写。

关于16岁的我,所有的人只知道我基本上一直处于某种疯狂状态,和我待在一起。暴躁、狂妄、幼稚,我的生活从16岁开始一直在变化,它的变化速度太快以至于我无法跟上命运的步伐,在跟它的斗争中,我丧失过无数次自我直到今天。但人的内心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强大的,人也是可以在悲观主义中看到希望的。悲观不是对这个世界丧失希望,而是在清楚明白的知道这个世界的不美好,知道这个世界的不幸之后,依旧保持对真理的热爱。人生来就需要去经受这个世界的磨难的,磨难越多,悲观主义更纯粹,对生活的一切变故也应该更平和从容。悲观主义不为祸患作任何辩护,而是去剖析它,直面人生的惨淡。正能量或许能使人心灵感到慰藉,但只要敢于面对最负能量的世界,在任何痛苦到来之时保持一颗经受磨难的心,你也不再需要表面的正能量,你本身的能量就是最强大的。

因为父亲的突然逃离,初三的最后几个月被迫接受家庭的变故,本身计划好的去重庆的国重读书的计划落空,成绩也一落千丈。最后进入了那个城市的省重,但其实那时的省重并不代表教育有多成功,而是表面功夫做的有多风光。有多少人上了重点大学,有多少人上了二本是评判一个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直到现在也是如此。我一次写不完所有发生在我身上的暴力事件,一件一件写,别报以同情之心看,我天性勇敢,所以我活下来了并且找到了自我。但有些根本性问题也就是在这一件件偶然中堆积出来的,我不会因为别人跟我 有同样的经历而感到欣慰,而会因太多人和我有相似的经历而感到难过。一个孩子受到的伤害只能是偶然事件,但我看到的是,有太多孩子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那么这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本身吗?可能真的是不愿意承认的大环境使然。

从母亲的哭声中醒来,看着一望无际的黑夜。我穿上校服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家庭的暴力和胁迫中变成了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来自不幸运家庭的自卑感,已经使我的性格变得极端又可怕。每天新闻里播放着的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娱乐头版头条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唯一能接触外面世界的只有网络,铺天盖地的电影,小说涌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路边书店的招牌书籍不是王小波,也不是余华,而是郭敬明和明晓溪。每个女孩都幻想着自己拥有言情小说里一样的校园恋情,看似早熟的孩子们其实并不知道爱是什么、恨是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但,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成功。在那个小城镇,所有的大人都在为金钱忙碌,每天都忙于人际交往。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大家都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焦虑茫然,停不下任何脚步去思考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正确。大家深怕被这个快速的时代淘汰,急于成为进步大团体的一份子,“落后就要挨打”的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和谐”的社会不允许任何不一样的人出现。于是,孩子们也都这样。孩子们只会因为共同讨厌一个人而感到强烈的团队感,并为了这种团队感的延续而不停地努力。

感到讽刺的是,我整个高中记忆最深刻的居然是那个暴力过我的女生笑容,我时常做噩梦会梦见她讥笑的脸。在无数个感到快乐的日子因为这样的噩梦而为自己的懦弱胆怯自责。至今,我不知道她对我的仇恨来自何处,甚至不知道她是如何将这种仇恨在高中三年延续下去的。我很庆幸,在她和家庭的双重压迫之下活了下来,我无数次感谢上帝在我每一次自杀的时候都能及时拉回我的理智。校园暴力这个话题直到去年才浮出水面,而曾经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孩子却不得不伴随着这种伤痛一直活下去。

16岁,我遭受了最严重的校园暴力。我的好朋友把我骗到一个小厕所,然后离开。冲进来一堆女生开始轮流扇我耳光,一个接着一个的来。懦弱的我将这次暴力事件隐藏了起来,我的家人因为忙于家庭破裂而没有发觉。这些女生因为我的服输尝到了胜利的快感,从这个开始,之后又发生了许多起类似的殴打事件。被殴打的我逐渐变得自闭和暴躁,学校的老师是最先知道这些殴打事件的。于是,我的班主任叫我到办公室质问我:“为什么她们不打别人打你呢?”感到被承认感的那个殴打我的女生则站在办公室的旁边,对我发出讥讽的笑容。那时候的孩子很害怕和弱者做朋友,仿佛和弱者做朋友自己也会变成弱者。为了显得自己属于强者的那一行列,为了保证自己属于团体的一员,他们会下意识的远离所有不被团体承认的人。于是我被班上同学孤立许久。久而久之,我也开始觉得被欺负的人就是弱者,弱者就该被欺负。

在确定自己是弱者之后,我开始逆来顺受的接受她们的暴力,可暴力是会上瘾的,并且这种满足感会因为暴力的容易满足而变本加厉,这是人性。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一点,觉得如果她们看到我不反抗就会不再暴力对待。我第一次意识到网络的强大也是在那个时候,当她们不再满足于小团体的作案的时候,便开始寻找更大的团体。

20世纪末的中国,对大部分16/7岁孩子而言,学校的人际关系显得莫名的重要,仿佛拥有越多的朋友就拥有越多的自信。如果发生了群体事件,所有的孩子都巴不得和自己扯上一丝半点的关系。暴力是个令人自豪的手段,使用暴力越熟练,在这个学校里得到的尊重会越多。古惑仔盛行的年代,所有的人都以自己拥有一大批兄弟而骄傲。溜冰场、奶茶店、路边摊都散发着它应有的光芒,我走过的每一条街道都无不显露出团结的味道。那里的人们喜欢在路边光着膀子喝酒,成天无聊地走在街上四处寻找可以排解寂寞的活动,狭窄幽长的街道,一条连着一条,全都一样。人行道两边穿着红色连衣裙的阿姨,欢笑的男孩女孩打闹在一起,渴望着某种不具名的存在感。所以,当孤立我的氛围出现在网络空间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没有思考便相信了她们的话语,开始用荡妇的词语羞辱我。我与男生走在一起就会感到背后有人在窃窃私语。而那些并没有相信她们的话语的孩子也会因为惧怕团队的强大而选择缄默不语,我其实很难忘记那个时候从我身边经过的冷漠的面孔。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暴力对待之后,我已经从那个因为家庭性情暴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懦弱胆怯自卑的女孩。16岁的那年,我患上了更严重的抑郁症,频繁自残,不爱去学校,上到最后一节课就会从课堂上逃出教室蹲在河边望着一望无际的河流发呆,也不会哭。反而会觉得全世界没有人的感觉是最安全的。我的父母知道我的精神状态不对是从班主任那里听来的,班主任给我的父母打电话直说:“你的女儿是不是有什么精神疾病?”当我回到家,看到我妈妈红肿的眼睛,她拉着我对我说:“你不要再给我们惹麻烦了好吗?妈妈本身就过得很累了。”

,我又一次从学校逃出,走到河边。这一次,我将身体陷入了冰冷的河流里。幸运的是,由于妈妈的敏感,老师及时发现了我的失踪。开始疯狂寻找我,珂珂给我发短信说:“你妈妈在找你。”我才从河里走出来,回了家。回到家,我的父母看着浑身湿透的我终于开始意识到我可能遭遇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我的父亲在16年来第一次表现出了父亲的责任感,开始打我逼问我我的情况。我在被打了半个小时之后说出了我被遭受校园暴力的事实。可能我父亲这20多年来,唯一做的有勇气的事情就是在我遭受校园暴力这件事情上。他在第二天就去找到了那个女孩的家长,用同样暴力的方式对待了那一家人,并且没有告诉我。而在确保这家人不会在我面前态度强硬的时候,才带我去了学校。到了校长室,对方家长看着怯懦的我,开始道歉,但其实我知道这种道歉仅仅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因为真正的对我的抱歉。因为那个女孩至始至终都没有任何觉得抱歉的意思,甚至在我的父亲告知校长我因为校园暴力而自杀的时候,那个女孩还在我旁边悄声说了一句:“你是装的吧?你早点去死吧多好。”

而校长也似乎并没有觉得暴力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件,他花了半个小时跟我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其中一个女孩要高三了,所以你应该为了学校的名声考虑选择原谅她们。从小被教育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可是究竟什么是大局?真正的重视的究竟是一个学校的名声还是一种社会病态的解决?我想过,可社会告诉我的信仰是:活着最重要,不要得罪人。于是,为了持续做一个好孩子,我在被校长谈话了半个小时后,告诉我的父亲:“没事,原谅她们吧。”于是,这两个女孩并没有因为对我的暴力受到任何惩罚,而我的心理疾病伴随我走到了今天。

她们没有受到应该有的惩罚。所以我的被暴力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结束。结束之后她们又聚集了起来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你凭什么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你的家长,挨打就应该沉默不语。”好像沉默不语的被欺负是国人特有的思想。要是没有能力去伤害别人就应该被伤害,遭受到不公的待遇也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而选择默认。反抗?好像从来都是被禁止的事情。

后来,学校响应号召给我找了一个心理辅导老师,可是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不是特别专业的老师,而是卫校毕业的护士。她在诱导我说出我所有的伤痛之后,立马告诉了我的家长。回到家我的妈妈对我说了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话:“心理老师说你是一个心理阴暗的孩子。”直到今天,我还感到很寒心。当我可以面对我自己的病痛并且努力去痊愈的时候,更多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你有病就应该自己待着。你的情绪会影响他人所以你应该远离人群。表面上接受你的人会将你的一切错误归咎于你的病情,而不是以一个普通人会犯的错误去看待。他们不糊因为你的病而对你宽容,反而是更苛刻。我听过最恶毒的话是在我大二那年,有位跟我有矛盾的女生跟她的朋友打电话说:“她有病,就应该被骂。”而我从未跟她正面冲突过,她讨厌我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对她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从小受到关爱的人是受不了别人的漠不关心的,习惯了被爱的人在第一次感受到不被爱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将错误归咎于别人身上。这是我在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后才给自己的解释。

那时学校为了宣传自己教育的进步,将我接受心理治疗这件事情公布开来。于是那群女孩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我有抑郁症这件事,她们不再敢直接暴力我,转而开始给我发短信说:“你有病就去死吧。”在那几年里,我因为自残和自杀进过很多次医院,我的父母却总以为我的皮外伤好了之后就不会再有问题。后来我的父母也累了,于是他们开始任由我伤害我自己,给我冠上了叛逆的称号。

我知道有很多人会觉得这些事没有什么。现在想起来我也觉得没什么,写的时候也很平静,可是真的没什么吗?当我们把别人受的伤害已经习惯想成一种普通而平常的事情的时候真的正常吗?

最近看到太多曾经遗留下的社会问题导致的更多的伤害,如果没有人疑惑,没有人思考。这个世界不会变好,只会越来越坏。每一个人遭受的伤害背后都可能是更严重的问题,我花了很多时间封闭自己,只用来思考自己。可我发现思考自己并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沉醉于自己的世界只能做一个暂时的快乐人。我们看不见真正的伤口在哪里,也不愿意去看。我说自己曾经也属于沉默地大多数,你甚至可能希望我一直沉默下去。但在长久的自我斗争中得出的结论是,对自己的谎言能暂时麻痹自己,而我们在不择手段的去麻痹自己的时候,往往会做更多使自己在黑暗中坠落的举动。谎言聚集了邪恶的力量,当我们不再敢面对真实的世界而选择在娱乐和性爱中忘却自己的时候,只会永远停留在病态的自我中。谎言终究有被戳穿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人类本性的应激反应会做出的事情你永远无法想象。战胜谎言永远只有靠说谎者自己。我想,只有正面的对抗自己的痛苦,勇敢面对自己的脆弱和无助,才能真正看到爱。

相关文章

  • 病痛回忆录(1)

    我的高中坐落在中国西部某三线小城市,开车半个小时就能绕完这座小镇。因为刚刚开始建设,一年四季城市里都弥漫着灰尘的味...

  • 病痛【1】

    从4月份就开始忍受鼻炎的痛苦,到了5月初去医院看病,医生开了很多药,吃了药可能会有副作用,嗜睡,也可能会增加肝肾的...

  • 奉劝各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

    “奉劝各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 ——木心《文学回忆录》 今日的灵感,来源...

  • 病痛文学1

    小蓝和小黑的故事是多么的动容又是那么的不欢而散。 多么的活色生香,多么的光怪陆离。就此让两个人相遇了,是两个孤独灵...

  • 020 病痛折磨的原型

    时间:12月4日 思考模型: 思考模型: 病痛折磨的原型 理由: 1、病痛折磨人的原型 (1)对于很多人来说,病痛...

  • 月缺是诗

    序 早些年外婆还能拿起笔时,就想写一本关于她和外公的回忆录,但因为病痛的折磨,外婆的字迹由当初的苍劲有力到后来...

  • 抗疫回忆录二:病毒风暴来袭,我们惊慌失措

    【抗疫回忆录一:先生中招,病毒初现端倪】 【抗疫回忆录三:大难不死,不求后福】 抗疫回忆录——续2 1月25日,大...

  • 随笔|将痛苦变成意识,把病痛当做开悟!

    ~1~ 说再多鸡汤,都顶不上来一次身体的病痛,体会深刻。 病痛在自身,折磨自知,谁也替代不了。那就把病痛当做一次思...

  • 病痛

    - 有的人來到這世界上就背負了病號的罪名,只能負責呻吟,可笑的是無人問津的自顧自憐。世人只冷眼看笑話,雙手會捧腹,...

  • 病痛

    打开手机的一瞬间,眼前又掠过了铺天盖地的鸡汤文,内容无非又是某些人忍受病痛,勇敢生存环境故事。 顿时有...

网友评论

  • 颜七y:心疼你。你承受的痛苦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受过伤害的孩子才会明白爱有多么重要才会更明白珍惜。
  • 2128c613ec08:希望你通过自我提升,在精神上,身体上,能力上变得更强大。世界还是充满爱的
  • 陈小懒猪:🌹🌹🌹

本文标题:病痛回忆录(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az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