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网随便搜索“知识”、“焦虑”,通篇都是《我懂你的知识焦虑》、摆脱知识焦虑的方法、如何应对知识焦虑、“这是一个知识和干货满天飞的时代...”...
有贩卖焦虑的,自然也有为你的焦虑提供解决方案的,比如“*大读书技巧,带走你的知识焦虑”、“如何破解知识焦虑”...
还有记录或展示自己知识处理能力的,比如晒晒自己读了50本书、100本书、200本书,晒晒自己读过的经典名著、烧脑书...
总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思想和行动都因浸润其中而受到影响。过去人们碰到熟人打招呼的方式是:饭吃了吗?在中国这个民以食为天、长时间处在农业文明时期的人来说,这是关乎生存命运的基础大事之一。将来或许我们会问:学习了吗?今年看了多少书?等等。
二
虽然,我常说自己喜欢看书,可是在工作以前我看的书并不多,更谈不上系统而广泛的阅读了。最系统的一次也仅仅是在学生时代历时几年将市面上可借阅的武侠小说全部看了个遍,其余时候都是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一年也看不了几本。直到前几年,自己对书的热爱和渴望又重新被挖掘了出来,开始陷入到虽拼命买书,但也努力追赶看书进度的状态中。看的时候觉得大开眼界、收获很大,看完以后该怎样怎样。
前几年大热的《人类简史》,当时花了好几个晚上像追剧一样的看完了。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与视角很独特,我后来还重新翻阅了一遍。可此刻我的脑子里能想起来的也只有:
“人类上百万年从智人到氏族社会、部落联盟,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过渡到科技时代的进化历程。人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在这个进程中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非宇宙的中心。
人能成为地球上统治地位最高的物种的种种原因的阐述,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以及善于通过虚构故事与其他社会人建立信任与广泛合作,以社会整体的架构应对外界的变化和压力。
人与环境的关系,究竟是人驯化了小麦,还是因为种植小麦将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状态驯化成了以农耕为主、受四季气候轮回影响而改变生活、起居习惯的农业文明架构。
以及对未来文明的畅想。”
几百页的书,只剩下这些片段。除了当别人说起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我表示看过,很不错,脑洞大开之类的,其他的就很难展开了。
三
为什么?
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记性不好。从小到大,除了数字以外,其余凡是需要记忆的东西我都不擅长。当然以我现在的知识我知道那更多的是缺乏好的方法和刻意的练习。
2、看热闹、不过脑。这时候我的感性战胜了理性,只是单纯喜欢接收新信息,没有目的。
3、勤奋背后的懒惰。用知识从大脑中流淌而过的快感代替相对痛苦的思考、代替新信息与大脑存量知识连接的虚空无力感。
看书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被动的形式看到的是大量的信息,这时候看书的人更看重的是一段时间里看了几本书、多少字,至于看了什么内容、书写的好不好、有没有用、改变了什么、启发了什么,不是重点,如果有最好,如果没有,起码我看过,曾经拥有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挺健康的,起码它缓解了对知识的焦虑、打发了我们的时间、带来了心灵的安宁。
主动的阅读则侧重于带着目的与问题、边思考边看,通过作者的思路将读者脑中的知识重新进行编辑、整理,丰富原有的知识架构,并以纯逻辑推演或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产生新的创意、行动的调整器。尤其是经典的书,读起来可能甚是费时费力、甚至查阅资料、写写划划,有时还不甚其解、读得心浮气躁。读得过程中辛苦了些,读完以后回味无穷。
四
除此之外,是没有培养一种正确的认知观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候,当我看书的时候会急于从头看到尾,紧接着就打开第二本书,继续从头看到尾。上一本书还没有消化吸收,下一本书就开始了,就像赶场子一样,看了个眼饱、过了个嘴瘾。
其实,并不是每本书都值得从头看到尾。对于知识浓度高的书,需要看看目录和全文的架构,根据需要选择开始的章节和阅读的顺序。
记忆最深的是《乌合之众》这本书,那是我7-8年前买的,总共200多页的书,导言加上前言和序就有1/3,我刚看了几页序言就觉得读起来费劲,放弃了。中间因为很多人推荐这本书,于是也试着重新拿出来,可是始终没能坚持到读正文。直到几个月前,我意识到可能不是书或是翻译的问题,或许是我的读法有问题,才真正跳过前面厚厚的附文进入正文,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废寝忘食的看。
有的书适合精读、有的适合泛读,这取决于看书人的目的、偏好以及书籍本身的密度。
今年正在啃的一本大部头《物演通论》,一开始我被其中大量的哲学术语搞得头昏脑胀,打了退堂鼓。直到作者上完西哲导论,我再次打开这本尘封已久的书,这些“存在”、“物质”、“实存”、“属性”、“精神”的哲学词汇不再陌生,抛开西哲的逻辑论证架构,整本书也变得容易接受多了。
五
在人的感性认知上,事物总是一厢情愿的直线往前。只有理性的观察分析与总结,才会发现自然界里几乎找不到纯粹的直线,连时间这个一路向前的概念也只是人虚构的而已。一年的气候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经济的周期总是经历繁荣、萧条、衰退再复苏。生命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生方死。
那么跑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出发。可以密集的看好多书,也需要留出时间想一想、发发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