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写什么的人,我建议大家先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越是写一手好文章的人,越善于运用“笔记”这一方法。
以下是做笔记带来的效果:
①:加深记忆;
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一个万能的装置,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事情或信息,就像你有时也会遇到“话到嘴边又突然想不起来”的情况。
规避“遗忘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做笔记。笔记可以说是“大脑的外置硬盘”。因此,能记下来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强行去记忆。
例如,你打算就一个月前看过的一本书写点读后感,如果你当时就边读边记录下自己的零星感想,是不是就会更容易写出读后感了呢?
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反之,如果你当时没有做笔记,恐怕现在已经想不起来是哪本书了吧?而且,“做笔记”这件事更好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写字的方式加深大脑中的记忆。这不仅帮助我们规避了“遗忘的风险”,还强化了记忆的内容,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②:催生信息;
催生信息并非原原本本“放在那里”的,而是通过大脑“催生出来”的。特别是我们头脑中所想的内容,需要通过“写出来”(做笔记)的方式,才能被认知为“信息”,否则就只是一些模糊不清的内容。
例如,你因为某一部电影而深受感动,但是这种感动如果不能写成文字,依旧只能属于“模糊不清”的范畴。你如果都不能准确描述这种感动(也有可能只是一种错觉),也就更不可能与其他人分享。“做笔记”就是要将模糊不清的内容变得“有形化”。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认知到了“信息”,从而才能与他人分享。
③:提升敏锐度;
“做笔记”让我们头脑中原本模糊不清的内容变得有形化,各个信息之间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比较。
其结果,就是能让我们发现原本未曾注意到的东西。
④:催生创意。
笔记有时也会成为催生出新创意的“导火索”。
例如,在逛书店时,你留意到“最近,市面上出了很多有关健康的书”,于是,便将这件事写到笔记上。
几周以后,工作的原因,你要为某家餐饮店提供经营咨询的服务,对方希望你对“新菜谱的开发”提供一些意见。此时,你也详细地将其记录了下来。这之后的几天里,你打开写满了内容的笔记本,反复翻看先前所做的笔记内容。原本两个毫不相干的内容映人了你的眼帘。
“关于‘健康’的书越来越多了?餐饮店要开发新的菜谱?啊!何不围绕‘健康’‘养生’的概念打造新的菜谱呢?把药膳与中餐相结合,或者把有机蔬菜与西餐相结合呢?主打无添加剂与无色素的双‘无’菜品,肯定会很有卖点!”
像这样,通过对比可视化的“笔记”(信息)内容,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大大小小的新创意。
如果说创意是将各种不同的要素进行组合,笔记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种“组合”的利器。当然,这些创意同样可以用作撰写文章的素材。
总之,我们能从笔记中得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并从中找出独具创意的文章主题或者是与众不同的切入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