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子孙计深远——之《疏广不立产业》

为子孙计深远——之《疏广不立产业》

作者: 挹洗俏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8-20 17:16 被阅读0次

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夏天,四月,丙子(十四日),册封皇子钦为淮阳王。当时皇太子已有十二岁,读通了《论语》和《孝经》。

太傅疏广就告诉他的侄儿少傅受说:“我听说:‘知道满足,就不会招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引来危险。’如今官已经当到了二千石,可以说是官成名立了,在这种情形下,假如还眷恋着不忍离云,唯恐以后会有令人悔恨的事情发生。”

第一, 疏广知足身退,皇帝送金随行。

疏广深知官到二千石已是功成名就,朝堂之上的权利之争丝毫未有停歇过,为了保全自身,便和儿子疏受一起请辞并得到皇帝允准,还附赠黄金随行,皇太子也赠送五十斤伴他颐养天年。

第二, 宴请宾朋四邻,不再购买田产。

回到家乡的疏广父子天天让家人卖些黄金来置办饮食,宴请族人、故旧、宾客,和他们一同娱乐。有人劝他为子孙置办产业,疏广却认为留给子孙最好的产业够用就行,若增加就会消耗他们的志气。

第三,为子孙计深远,福人自有福泽。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这句话不禁让人想起触龙说赵太后这一典故。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疏广正是为子孙后代谋划才做出辞官的决定,为了不招人妒忌只留够用的田产,皇帝赐给的黄金都用来宴请故旧乡邻,也是为了今后子孙能获得助益。

冯谖(xuan)是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因感念孟尝君的知遇之恩,有次替孟尝君到其封地收债时,为了买下人心,就把各种地契债券收上来后又一把火烧掉了,并告诉大家,孟尝君免了你们的债。

复命时告诉孟尝君,“我为君市义,为你买了一件名为仁义的东西。”后来孟尝君失势回到封地避难,百姓无不热烈欢迎。

疏广的辞官和冯谖的做为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有这样的朋友和家人真是人生之大幸。

我是挹洗俏月,这是今天的阅读分享,祝您晚安......

相关文章

  • 为子孙计深远——之《疏广不立产业》

    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夏天,四月,丙子(十四日),册封皇子钦为淮阳王。当时皇太子已有十二岁,读通了《论语》...

  • 为子孙计也深远

    放了鞭炮,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新年新气象。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一年的打算,为未来的打算,思路要打...

  • 为子孙计

    背景简介 1517年,先生四十六岁,在南赣。平寇,教化民风,写下《谕俗四条》。 1527年,阳明先生五十六岁,在绍...

  • 为子孙计

    背景简介 1517年,先生四十六岁,在南赣。平寇,教化民风,写下《谕俗四条》。 1527年,阳明先生五十六岁,在绍...

  • 为子孙计

  • 阅读分享:汉朝刘章《耕田诗》,以农夫耕田语,隐射吕氏篡权,当杂种

    耕田歌 刘章 深耕穊(读“计”)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 择校,究竟择什么?

    择校,究竟择什么? 古人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当今社会,父母为孩子计深远,就首先计教育。教育计深远...

  • 为女儿计深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触龙说服赵太后,让其将子长安君送齐国为质时说的话。在“知否”里,明兰也是用这一句...

  • 品味菜根一百八十五

    18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

  • 汉纪十八

    1 疏广宣帝时为太傅,很有名誉。有一天他对侄子少傅疏受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子孙计深远——之《疏广不立产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gv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