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们怕的,其实是孤独

我们怕的,其实是孤独

作者: 祥林二嫂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20:29 被阅读1次

    看过很多老年人的故事,《爷爷一定要离婚》《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甚至是《最好的告别》,这些或真或假的故事里,都有一些深刻而敏感的词汇,对于那个年纪的——自尊与孤独。

    我们拿什么去维系自己生而为人最终站立的姿态,又或者我们该如何让那个被厌弃的丑陋的自己重新融入进社会的怀抱里,这似乎是很多老年人,甚至是即将老去的人都逃不开的话题。

    《做人不要太过分》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故事,年过八旬的老人费迪南独自一人蜗居在阴暗的角落里,不与外人接触,他讨厌烟却故意在楼道里吸烟,以此来惹怒那些让人厌烦的女邻居;他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对谁都是一幅厌弃的冷臭脸……他所做的种种惹人厌的举动,无非是想让所有人都忘了他,他觉得这样做,当他死时,就不会有人因此难过。以此来掩盖,原本就没有人在意他的事实。

    他很孤独,尤其在那条叫黛西的母狗离开后,孤独地甚至去撞公交车。就像朱丽叶所说,他就是会让人联想起这样一类老人,他们觉得活过的每一天都不值得,还不如早点死去,因为他们感觉不到幸福。

    然而是什么,让他们感觉不到幸福。

    我们怕的,其实是孤独

    姥爷去世的时候,还很年轻,只有六十几岁,我还记得机票上的日期是第二天凌晨,我却在当天的上午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一片哭声,我隔着电话喊话,送走了他。我没能回去。我一直对自己的缺席耿耿于怀,以至于到了现在,每一次看见老人的故事,还是会不经意地想起那个画面。

    我缺席了他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时光,我不知道他爱吃什么,我没来得及用自己赚的钱送他一份礼物,我没陪他去医院看过病……

    还记得妈妈总和我说,小时候是姥姥姥爷把我养大的,我和他们在一起,比和妈妈在一起的感觉还亲,但这份情谊却并没有持续多久。我们逐渐疏远,可能从我一天天长大开始,直至外出求学,疏远到我甚至不愿为他过一个生日。

    我不知道他是否因此感到过孤独,在他拉扯大两代孩子以后,这些孩子却都纷纷成人,并离他而去。他有没有感觉到,自己不再被需要。

    直到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恍然发现,不再被需要,是一个老人,对于自己一生的价值,最大的否定,也是内心深处最大的孤独。就像费迪南,他想贡献他的肾脏给他的孙子,他因此而兴奋,只是因为这让他觉得自己还有价值。

    而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只想回到过去他在的某一时刻,走过去拥抱他,告诉他,看你老的这个样子,可你仍然是我的英雄。

    我想要一个啼笑皆非的老年生活。

    费迪南的晚年生活是令人羡慕的,在他打开心门之后,友好的邻居,可爱的宠物,新的爱人,依赖他的亲人……

    我一直很喜欢读国外关于老年人的小说,在这些书所描绘的世界里,“老”并不是那么可怕的词,他们有强壮的身体,有友好的邻居,有对于梦想和喜好的信仰,他们可以自己开车,会养个宠物,还可以和伴侣一起来一趟跨国的旅行……在那个世界里,老有老的魅力。

    然而我所见证的衰老,却不是这么回事。我所见到的衰老,意味着生活上的失助,身体上的失能,精神上的失去,意味着养老院、拐杖、白米和咸菜……

    在种种家庭纷争里,老所等同于的词汇,是累赘。他们掏空了自己,养大了儿女,到老时陪伴自己的,只有微薄的养老金。这也许是老一辈的穷苦人生活中最大的悲哀。他们无法放肆地享受生活,无法完全地为自己而活,直至儿女纷纷离他们而去,他们所能期待的,也只有儿女能回家看看。

    所以相比之下,对于国外的老年生活,我是极其羡慕的,那种建立在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上的自由,建立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独立关系之上的自由,我希望当我的父母老了的时候,以及当我老了的时候,也能享受得到。

    而我老的时候,必然会养一条狗,至于孩子,只需知道他的死活。不在后辈身上倾注太多的情感,听来似乎有违传统,但却是对双方最大的解脱。如此,我们不会孤独,终将远去的子女也无需觉得牵绊。

    所以,如果当我老的那天,我只想像费迪南一样,蜗居在自己的空间里,有三两个友善的邻居。不期待孩子的回应,但却会在孩子们需要我的时候,替他们挡风遮雨。

    如此,当我老的时候,应该不会再觉得孤独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怕的,其实是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gv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