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上,我因一个很小的失误(与我儿子有关的),被我上初二的儿子逮住一句句诘问。我生气地说:“这多大点事啊,你犯得着这样步步紧逼吗?我觉得你讲话很刻薄,让人讨厌!”
他生气地回嘴:“你听了觉得刻薄,那你这样说我的时候呢?想想昨天那个什么什么事,你是怎么说的?”
我一想,是啊,他说我的“你不是说……,但是你又……,如果你不想……就直说啊,干嘛敷衍了事!”这话多耳熟啊。我还自以为我对孩子够宽容呢,其实想想确实我也会抓住他的小错处说一番话,虽然不啰嗦,但是细想下来也挺刻薄和伤人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件小事,我有时会忍不住脑补“如果不改,以后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这个事情不大,但是体现出他责任心不强”这样的话,其实孩子听在耳里,也是让他难受和崩溃的责备啊。轮到我有一个与他相关的小失误,他逮住不放,说的那些话也是我说他的句式,他不是刻意报复,就是本能地说出来了(因为当时是早上6点,刚刚醒来,他完全是下意识冲口而出的)。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有什么失误,最希望的是得到家人的帮助,或者一句温和不带情绪的提醒,最不愿意的,就是抓住这个错误展开说“如果不改,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之类的,对不对?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渴望的是我们的理解和帮助,而不是絮絮叨叨的数落和对“将来如何”的预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