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13-221
笛卡尔和斯宾诺莎都是理性主义者 rationalist,坚信理性才是知识的源泉,而这也是17世纪哲学的特征。且早前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都有这种倾向。
但是到18世纪时,理性主义开始受到批判,有些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通过感官的体验,我们的心中将一无所有;即,通过感官的经验来获取关于世界的知识。这种观点被称为 “经验主义 empiricism”,典型的代表有洛克 Locke、柏克莱 Berkeley 和休谟 Hume。
有意思的是,这三人都是英国人,所以也被称为 “英国的经验主义 British empiricism”。此外,在17世纪的理性主义哲学中,笛卡尔是法国人,斯宾诺莎是荷兰人,莱布尼茨是德国人,所以统称为 “欧陆的理性主义 Continental rationalism”。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的心灵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先通过感官而来的。” 这是对经验主义的最佳说明,虽然有点批评他的老师柏拉图的意味。到18世纪,洛克虽然重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过他主要针对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洛克 John Locke(1632-1704),出生在路易十四统治的时代,主要作品《论人之理解力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出版于1690年,主要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1,我们的概念从何而来?
2,我们是否可以信赖感官的经验?
关于第一个问题,洛克的答案很清楚,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我们曾经看过、听过的事物。举例来说,在我们的感官察知任何事物前,我们的心灵就像一间家徒四壁的房间,或者说就像一块还没被写上任何东西的黑板~我们通过五感接触到周遭的世界。不过我们的心灵除了被动接收外界的印象之外,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某种活动(思考、推理、相信、怀疑…)。洛克认为感觉 sensation 和思维 是两码事。
关于第二个问题,他的答案并不明显。洛克将感觉按性质分为 “主要” 和 “次要” 两种,在这方面他深受笛卡尔的影响。所谓的 “主要性质 primary qualities” 指的是外延世界的特质,比如重量、运动和数量等这些通过感官可以客观确定的;而 “次要性质 secondary qualities” 则是类似颜色、气息、味道、声音等感觉,这些并不能真正反映事物本身的固有特质,而是反映出实体在我们感官上所产生的作用,即带有个人的喜好。
谈及 “主要性质” 时,洛克是赞同笛卡尔的说法,认为确实有些性质是人可以通过理智来了解的,他也相信有所谓的 “自然权利 natural right” 的存在,相信人类凭理性就可自然而然地知道上帝的存在…...这些都是洛克和理性主义者相像的观点。
此外,洛克还是近代哲学家中最先关心性别角色的人物之一,对于另一个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John Stuard Mill(两性平等运动中的举重若轻人物)有很大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