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什么叫禅定?”
老和尚回答说:“当我挑水的时候,当我扫地的时候,当我诵经的时候。”
小和尚很疑惑:“就这么简单?”
“没错,就这么简单。”老和尚回答。
这是我很早之前看的一个小故事,我一直很困惑,像故事中的那个小和尚。
直到后来了解了心流这个概念。
心流其实就是一种禅定的状态,一种沉浸的状态。
想想我们平日的生活和工作,有多少时刻能进入心流的状态呢?
当我们分心的时候,是很难进入这种状态的。
在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影响。举个简单的列子:当我们打开手机的某个app准备学习,但软件会推广很多新鲜的信息,使我们忍不住去点开观看;当我们准备在网上订购某件商品时,软件会给我们推广折扣链接,或者优惠活动。诸如此类的列子还有很多,在不知不觉中干扰我们的注意力并消耗我们的时间。
其实很多人都进入过心流状态:列入此刻我在编辑文章、或者在电影院看一部感人的电影、又或者在我制作水族景观的时候。
进入心流就是此时此刻你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我的投入于其中。
很多人或许在做一件事时,会惦记着上一件事情:“是否还有疏漏,是否万无一失?”或者下一件事情:“怎样谋划效果最佳,怎样安排自己最满意?”这种分离心,影响了此时此刻的体验感,难以投入其中又怎能保证专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呢?
“害~这件事对我来说没那么重要,无所谓的”
确实,如果我们是被“”牢役”的在做一件无趣的事情,那大可不必采用。
时间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暗时间,就是当我们身体在做某件事情时,完全可以去思考我们自己的事情。列入乘坐长途汽车,这个时间利用来听书,就是利用了暗时间。当你工作中完成了某项重要的任务,剩下的都是些零碎活时,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暗时间。
进入心流状态其实也是反人性的,和健身增肌一样,任何能提升自己的都很反人性。
我们为什么容易被外界信息干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为了能够生存在那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就必须时刻掌握外界的风吹草动,好有所应对,而形成的习惯就延续到了现代人的基因中。说白了这是一种生存本能。
但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绩,都是需要专注的投入,就像我前文的观点。所以,当我们要去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时,要尽量营造好环境,避免被干扰注意力,这有助于我们进入心流状态。 为什么电影院在播放电影时要把照明灯给关掉?就是为了将观众带入到氛围感当中。
如果说暗时间是利用来打发一些无效时间,那么心流状态就是用来利用好我们的大段的自由时间。
当我们去挑战需要技巧性的事物,比如完成某个有难度的任务时,便有可能进入心流的状态,我们体内会分泌出“年轻激素”——内啡肽,一种让我们焕发出活力和能量的激素。
不过,进入心流状态的确能给我们带来很棒的体验,但往往这种状态维持到我们完成事情后,就会逐渐褪去。再做下一件事情时,尤其是不太重要了的事情,我们很容易回到分离心的状态:刚才那件事我是否还有疏漏呢?那件事是否万无一失了呢?
此刻,你需要学会抽离:我已经完成它了,效果检验待我明天或者下一次有闲余时间,再来关注关注。做到身体和心都从它那儿抽离出来。
这便才是老和尚口中的禅定——即我打扫卫生,就想着打扫卫生;我烧火做饭,就想着烧火做饭;我看书听书,就跟着书中的内容。
这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的,之前为了想明白什么是财富自由这个问题,我搜了很多答案。但我想,真正答案便是:不被我们倾注的事情所束缚,做到如流水一般来去自如,身和心都不要被其所牢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