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115)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115)

作者: fe4e49a813e1 | 来源:发表于2021-01-11 08:47 被阅读0次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五台街道初级中学 王冬茹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赏析所写雪景的妙处。

3.以探究“痴”为重点,感悟作者的情思。

教学重难点:

1.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白描的写法。

2.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境。

3.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屏显):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使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体悟文章之妙(板书课题)。

二、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音、朗读节奏的问题

    易错字读音(屏显)

崇祯更定  余拏一小舟  毳衣 雾凇沆砀  一芥

易错朗读节奏(屏显)

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2.学生两人一组,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遇到不懂或有争议处提问。

    3.强调下列词语的含义(屏显)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及下船 客此

4.一词多义(屏显)

一小舟            上下一白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而别

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咬文嚼字品痴景

1.文中有一句对张岱的评价,是那一句?关键词是那个?

    明确: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痴。

    我们来看看痴人笔下的雪景(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

2.比较下面两组句子,看看能将原文中的词语去掉或换掉吗?为什么?

屏显: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云山水,上下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预设:

“与”不能去掉。“与”写出了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的感觉。

“一痕”写出了大雪过后长堤若隐若现,只露出淡淡的痕迹;“一道”说明长堤很清晰,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不能换。

“一点”写出湖心亭被大雪覆盖,再加上湖面“雾凇沆砀”,只能看到一点轮廓而已,更符合实际情况,“一座”显得太清晰了,所以不能换。

“一芥”写出一片白茫茫之中一叶扁舟极轻极小极淡的的感觉,“一条”不能表现出这种感觉,所以不能换。

“粒”写出了人在天地自然中的渺小,“个”不能表现人的渺小,所以不能换。

3.张岱写景的笔调非常简洁,不饰渲染,用了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资料链接(屏显):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经典示例(屏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3.张岱在舟上,他是怎样看到“余舟一芥”的?

    明确: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神游天地之间,用心在看。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四、独往赏雪解痴行

1.自由读文,这篇短文里有一个地方前后矛盾,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独往”和“两三粒”。

2.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格?

明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独立特行,不流俗,孤傲清高,觉得没有人能像他一样欣赏西湖的冬夜雪景,舟子自然更不能懂,所以说独往。可以看出作者情趣高雅,超凡脱俗。

3.到了亭上,遇到了谁?舟子为什么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与这两人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遇两人也在湖心亭赏雪。他们和作者一样,情趣高雅。

4.他们看到作者心情如何,从哪里看出来?

预设:“大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遇到知己的惊喜。

五、知人论世悟痴心

资料链接(屏显):

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的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

“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在崇祯五年(1632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朝建立;顺治元年(1644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作者写文时,明朝已亡,可他写文依然用“崇祯”“金陵”,从中你体悟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他伤感,追忆往昔生活,怀念故国。

总结:

张岱的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痴迷于国破家亡的故国之思。

再读课文,带着你对张岱的理解,带着你的情感。

六、巩固拓展(二选一)(屏显)

1.比较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的异同?(从内容、情感方面比较)

2.比较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感情两方面比较)

七、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收集积累写西湖的诗词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3.用学到的白描手法,写一段文字。

八、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人 ←痴 → 行(情趣高雅脱俗)

心(故国之思)

相关文章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132)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总结 长安区第十一中学 何永华 本学期,我参加了“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积极参加各项...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13)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总结 第二阶段的研修工作,在开学初就由安红涛老师制定了2021年的“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115)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五台街道初级中学 王冬茹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关键词句...

  • (334)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从20年底加入到宋朝晖老师的”名师+研修体”到今天整整两年了,回...

  • (341)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从20年底加入到宋朝晖老师的”名师+研修体”到今天整整两年了,回...

  • (303)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我们的故事 ——名师+研修共同体年度总结 滦镇街道泉子头初级中学 杨艳茹 2020年有幸加入长安区宋朝辉名师+研修...

  • (338)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工作小结 王冬茹 岁月如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一学期又结...

  • 宋朝辉名师+共同体(223)

    宋朝辉名师+共同体学期总结 长安三初 郗锦花 本学期,我们在区名师宋朝辉老师的带领下,在共同体全体成...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21)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个人工作总结 魏寨中学 惠倩 回顾在研修体的学习,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39)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吴 斌 教学设想​:《智取生辰纲》是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古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1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nm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