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鸿煊同学,你好!我是文学社公众号的小苹果树老师。很高兴读到你的读后感《冯骥才的天津》。你通过QQ邮箱给我发来了这一篇习作。这一方面说明了你热爱读书和写作,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你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来展开交流和投稿,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同学。
这里有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两次(8月25日和27日)发相同的文章呢?我把你的两篇习作对照了一下,发现两篇完全一样,不过你所谓的“修改后的征文”也就是第二篇则加了指导老师。呵呵,这是不是有一些说谎的嫌疑?
下面,我说一下这一篇读后感的优缺点。
优点是能够结合所读的书,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缺点是感受不够集中,而且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感受。
你的感受有以下几个:1天津是热心的城市。(通过市民的表现)2快手刘原来技艺高超,年纪大了,技艺退步了(通过前后两次的表演)。3我们这个文化大国又是多么需要文化……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先提下,再建设现代文化,而不是为了建设新的去破坏历史的分景。(这一点没有展开)三个方面的感受,都可以各自写一篇读后感。
读后感,最重要的当然是感受。其次,一篇读后感,感受要集中,要围绕一个中心。不仅仅要从书中,还从书外两个方面来谈感受,更要写出这种感受对你生活或者学习的启示。这样的读后感,就能够中心突出,引人入胜。
读后感写得好,来自于一种印证。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叶圣陶先生合作的《文心》指出,“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1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这是一种相关性);2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印证也是一种触发)3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找到佐证的材料也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4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这是生活中的感悟)
要写好读后感,最重要的当然是认真阅读,不仅仅要从字里行间读出生活,还要读出趣味,读出你的新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