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儿园毕业,即将步入小学阶段。
今天上午去参加小学入学的家长会,学校领导反复强调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积极配合的重要性。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完全没毛病,我完全认同。
可是,这让我想起刚刚过去的幼儿园经历,自己几次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心生怨念。总是认为老师因为手工课而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回家准备材料的行为特别不科学。有些作业,老师明明知道小孩子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必须通过家长的深度参与才能完成,布置这样的作业的意义何在?
我一度觉得学校统一准备的方式才符合经济学规律,这样可以节省家长大量的时间、精力,是投入产出比最优的方式,是有利于社会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合理方式。
曾经我针对幼儿园老师留作业方式有意见。可是换个角度看,幼儿园老师布置的需要家长深度参与的作业是否可以看做培养孩子对“任务或作业”的意识的有效手段呢?老师布置的这一类作业的完成过程,刚好可以看做家长与老师相互配合,培养孩子养成积极完成作业好习惯的过程。话说回来,这么小的孩子,什么样的家庭走也是不需要家长参与的呢?
这样看来,老师应该留什么样的作业,留作业的方式是否合理,不应该从单一维度(角度)设定标准。
我现在对幼儿园老师留作业的方式没有怨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