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讨好型人格的自救:你敢不敢被讨厌?

讨好型人格的自救:你敢不敢被讨厌?

作者: 银河系有鱼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16:57 被阅读0次

    曾经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讨厌。

    01

    先讲一个我之前的经历:

    有一次,我去做美容,躺在隔间里,旁边的小护士一直在很热情地和我聊天,偶尔也会推荐一点美容产品。说实话,我当时真的很累,特别想好好休息一会儿,能睡一觉就最好了,无奈对方太健谈,从皮肤聊到工作,又聊到家人和她自己的一些价值观,我不好意思打断,就由她继续聊了下去。

    我很想说:“我今天有点累,先睡一会儿,麻烦一会儿叫醒我吧。”

    可是我没有。

    这只是我曾经的一个生活片段,类似的日常还有更多:

    外出吃饭时,我不太会点菜,即使由我来点,我也总是照顾其他人的口味——某人好像喜欢吃菌类吧?某人好像不吃羊肉?我喜欢吃的这个会不会有人不爱吃?

    一桌人吃饭,即使遇到喜欢吃的东西,我也不会多吃;餐盘的里最后一份菜,我永远不会夹走。

    逛街时,遇到导购分外热情,试过几次的衣服,如果最后没有买,就会很不好意思。

    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里,我总是最先体会到其他人情绪,希望满足对方的期待,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我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不愿意处理冲突。

    (咦,为什么我的例子都和吃饭有关)

    总之,我更在意其他人,而不是自己。

    于是,我的每一次辞职都无比困难,我担心给其他人添麻烦,担心公司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对接工作,担心没有给其他人留以足够的时间,担心辜负期待,所以交接时间可以一拖再拖,很难非常直接给出否定态度。反观其他人,则雷厉风行,可以快速切换到人生的下一章节。

    于是,很少有人知道我特别爱吃什么,或是特别不爱吃什么。

    于是,我宁愿自己加班做一些原本其他人可以分担的工作,也不想去加重别人的工作负担。

    于是,我会因为小事而愧疚,很难接受别人的否定,在沟通某事时,我会斟酌再斟酌,害怕别人的不快乐,总是需要非常多的安全感。

    我时常会想——

    对于这件事,我该表现出怎样的情绪呢?我该说什么呢?Ta希望我怎样表达呢?Ta对于这件事的观点和态度是什么?这个任务对于Ta来说是不是太多了?这是我的错吗?

    ……

    敏感于每一个细微之处,真的很累,累到无以复加,但在形成思维惯性后,往往又不自知。

    02

    这是很典型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中称作“迎合型人格障碍”,被定义为,一种含有强烈的自我牺牲成分在内,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冲突,同时自己也深感痛苦的障碍。

    这句话的核心词是“自我牺牲”,而它带来的结果是负面的——对外,是消极的人际关系;对内,是痛苦和困扰。

    讨好型人格带来的负面伤害远不止此。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在接收情绪的同时,我们也在消化、处理情绪,所有的情绪和压力都是需要有出口的,当吸收了太多负面情绪又无法向外排解的时候,就只能转而向内发泄——或是转向自己,或是转向和自己十分亲近的人(有足够的安全感,不会被否定)。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其次,讨好型人格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自己,他们更容易成为群体期待下的某一种人设,并且,这种角色式的人设,很可能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需要划重点的是,讨好型人格的自我牺牲并不等同于大度、无私、宽容或是同理心,后者有三个前提,第一,感同身受、关系平等;第二,不求回报;第三,真实感受和表达。但讨好型人格刚好是这三个前提的颠覆:

    以感知他人的情绪为先,甚至会忽略自己的情绪(关系的不平等);

    最终目的是获取他人的认同感,而非一味利他;

    不会表达真实感受,而是根据他人的态度进行情绪加工。

    03

    和习惯、性格的养成一样,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往往和早年经历有关,尤其在形成思维习惯后,如果不是经历了某种大彻大悟,即使偶尔喝一些鸡汤,也是很难立刻改掉的。

    但是,一点一点做出改变,并不是没有可能。

    注意到了吗?在上个小标题的最后三句话里,有一个词反复出现了三次——他人

    或许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在本该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里,我们却本末倒置地把自己缩小到了看不见的地方。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制作“恐惧清单”

    先来看看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吧。

    可以拿一张白纸,或是直接用办公软件画个表格,写下你所做过的所有“讨好”别人的事情,并对应写出这样做的原因,比如:

    尽量穷尽,写出你的全部担忧和恐惧,并且设想一下,第一,你所担心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第二,如果你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这样一来,你或许会发现,悲观和负面情绪其实被我们过分放大了。

    除此之外,也可以据此进行自测。比如,如果有人请我吃饭,事后我一定尽量AA或者回请,我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出于礼貌,且不愿亏欠或者为对方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这一点并不属于讨好型人格的范畴。

    第二步:感受自己的情绪

    同样是上面这张表格,我们可以在后面可以再加一列:这样的处理方式给我带来了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

    要尽量详尽地写下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用喜怒哀乐一笔带过,因为即使是快乐,也有N+1种不同的形成原因——失而复得的大喜过望、书中偶得心领神会、他乡遇故知的感慨、吃到美食的喜悦。

    第三步:重要的是,成为自己

    拿出刚才的“恐惧清单”,不妨试着将原因(第二列)进行分类总结,如果你和我一样,就会发现许多原因都可以归于一点——希望受欢迎,而害怕被讨厌。

    人类是群居动物,希望受到欢迎自然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你在试图通过什么方式获取群体认同和欢迎呢?讨好型人格矛盾的地方恰恰在于,我们以为迎合他人可以获取认同,但事实上,迎合是很难获得真正的接纳和欢迎的,只有在做自己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以及所提供的价值,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喜欢。

    明白这一点,就会把精力从不相干的事情上抽离会来,转而向内关注自己,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断加码,相信有人是无条件地喜欢你的,就算暂时真的没有,你也要成为自己的后盾。

    你有选择的权利,有拒绝的权利,你生活在宇宙银河里,生命的轨迹那么长又那么宽,唯独不必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04

    小说《无声告白》的封面印着这样一句话——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可以理解你、体谅你、关心你,但在此之前,我必须先尊重自己。

    别人的期待我不要了,一团和气我不要了,不犯错的执念我不要了,大多数的意见我不要了……

    你准备好成为自己了吗?

    或许很艰难吧,但还是希望,在对所有人好之前,可以先对自己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讨好型人格的自救:你敢不敢被讨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co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