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向来是有道理的。
圈子文化自古就有,处在一个圈子里的人大都会是同一类人,或者是想要得到同一类资源的人,自然话题会多一些,也会更同频。
我在近段时间也加入了不少社群,混迹在各个社群中,经过一段时日,得出以下几点心得。
1 圈子宁缺勿滥
对我来说,圈子主要是社群里的小伙伴们,有段时间加了好多个社群,因为想要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自己的社群太多,微信里几乎每天都积下了好多的信息,每天用于看各社群里的信息都要花很多时间,但每个社群里又都是走马观花,只记住了别人,自己几乎就没怎么发言。
因为社群太多,反而对每个社群里都不是了解得特别深入,每天只是利用空余时间去疲于奔命地应付层出不穷的信息吸收,有时甚至因此忽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生活。
痛定思痛,我决定减少一些社群,虽然我想要学习很多,但是我不可能参与每一个圈子,必须要减少我的社群数量。
我本就不是善于维系人际关系的人,只要把那些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社群留下,用心去维护,即可,简言之,就是宁缺勿滥。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区分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圈子呢?
2目标明确
要想区分出最重要的圈子,首先得追本溯源,明确自己混圈子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肯定不是为了混圈子而混。那是什么呢?
有人是为了结交扩展人脉,有人是为了获取资源,有人是为了学习知识 ,而我呢?
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最终给出了答案,我是为了获取资源,学习知识,同时也扩展人脉,但我的聚焦点都是在写作上,所以我只需要保留那些对我写作有用的社群即可,其他的可以暂时不管,当我学有余力之后,再考虑其他圈子。
经过思考与选择之后,我明确了自己混圈子的目标,将其他与写作无关的社群,或退出,或屏蔽,只保留下与写作相关的社群。
自此,果然游刃有余不少。
3近朱者赤需要不断渗透
在社群里,尤其是付费社群里,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福利,可以学到一些额外的知识,而这些是在别的地方是很难学到的。
但并不是说进了个质量很高的社群,就万事大吉,要想真的达到近朱者赤的效果,还需要认真用心地学习。社群里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话,也要认真的听每个小伙伴的话,每一个值得借鉴的思想都值得好好学习,其实说到这里,我也就明白了鱼哥为什么说经常会要去各付费社群里转一圈,相同频率的人在一起,经常会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想要近朱者赤,需要不断渗透,将自己的思想渗透进圈子里的小伙伴,将小伙伴们的思想渗透进自己的思想里,如此,才能相互提高,使整个圈子渐渐变强,使自己因为近“朱”而变“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