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和心理创伤都不能支配你,无论经历过什么,现在的你都能选择未来。 --- 阿德勒
01、
热播剧《想见你》中,柯佳嬿分饰黄雨萱和陈韵如,两人五官虽然一样,但性格却截然不同,黄雨萱乐观爽朗,而陈韵如谨小慎微,敏感又自卑。
陈韵如也知道自己的性格不讨喜,所以她假装成黄雨萱的样子去喜欢李子维,但性格不像表情,表情可以一秒从哭变成笑,性格从自信到自卑或许很容易,从自卑到自信,却需要一段漫长的对自身多方面的建设,她永远也成不了李子维喜欢的黄雨萱。
其实,陈韵如根本没有必要去扮演黄雨萱,自卑或许并不那么讨喜,却也不是什么令人恐惧的洪水猛兽,它只是多种性格中的一种而已,注意点也多在自身不突出的能力、外貌、家世等等条件上,并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对自卑的人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下来是十全十美的,即使“天仙”刘亦菲,她偶尔发胖的身材也经常为人所诟病,既然如此,何不放下心结,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积蓄属于自己的独特力量。
用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的话说,就是悦纳自己,进而学会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02、
《被讨厌的勇气》是由日本著名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共同编撰的,15年在国内一经出版就登上了诚品书店的销售榜首,在当当网上有将近12万条评价,在豆瓣上也获得了8.6的高分。
岸见一郎是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系博士出身,于1989年开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学,出版了《阿德勒心理学入门》一书,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岸见一郎邂逅了古贺健史,两人都非常推崇阿德勒心理学,此后多年间,两人亦师亦友,并在10多年后合作出版了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的《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也称个体心理学,由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另外两巨头分别是弗洛伊德和荣格,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但其主张却与弗洛伊德截然相反,阿德勒更加注重人的主观意志,认为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其理论体系,就是试图将人从生活的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和身体的自由,比如困扰着陈韵如的自卑感。
与其他心理学书籍大多采用理论加叙述的行文方式不同,《被讨厌的勇气》采用的是辩论对话的方式,主人公是一位哲人和一名青年,通过哲人和青年的对话,深入浅出地将青年的一个个问题解释开来,简单易懂又饱含人生的哲理。
书中的青年,他自卑、易怒、长相一般、能力一般、不被原生家庭认可,渴望成为身边优秀之人的样子,想要改变却无力改变……可以说青年的身上有许多现实中不满于自身“缺陷”的人的影子。青年认为哲人所说的“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就是无稽之谈,于是他决定找哲人辩论,经过与哲人五夜的辩论,青年的困惑一点一点地被解开,意识到其实自己也有获得幸福的资本。
03、
和陈韵如一样,青年之所以自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原生家庭。
陈韵如每天被弟弟吼,父母也不疼爱,久而久之内心充满了对自我的否定,表现出来就是非常的阴郁和负能量,自然就交不到朋友,没有朋友又让她的苦闷无处诉说内心憋屈,在父母面前更没有办法做一个开朗活泼的好孩子,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青年有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偏偏长他三岁的哥哥又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父母一边嫌弃他的工作,同时另一边又常常将哥哥拿来与他做比较,长期不被认可和被比较,使得青年的自卑感一天多过一天,甚至于在报纸上看到他人活跃的姿态,都会感到自卑。
哲人告诉青年,对于自卑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自卑感是主观性的解释,哲人说自己的身高是155CM,有人就曾笑话过他的身高,他无法去改变这个事实,但他换了一个方法去思考,用“能让人放下警惕心理”的想法代替“我比平均身高都矮”,通过主观的观念把一件坏事变成了一件好事,由此可以说明,其实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相反的,它可以成为促进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自卑情结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因为学历低所以没有办法成功”等理论。
要想克服自卑,进而减少自卑对自己人生的影响,首要环节就是要弄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之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04、
很显然,青年是有自卑情结的,因为他会有“因为我长得不好看,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父母不喜欢我”等等想法,而陈韵如更多的,是自卑感。
青年需要做的,是要先摒弃掉心中的自卑情结理论,在此之后和陈韵如一样,接受已经形成的自己,再找准让自己自卑的点,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把生活扳回到令自己舒服的轨道上来。
有一句被说烂了的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衍生之意就是一个人的身上,总会有可取之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和《被讨厌的勇气》中所表达的“不管被给予了什么,都心怀感恩去接受,然后学会如何好好利用这些被给予的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陈韵如为例,她虽看起来比较负能量,但骨子里是温暖的,她会帮睡着的妈妈关掉电视换上拖鞋,会在莫俊杰不知如何回答她问题时主动转移话题……陈韵如其实是一个很有“同理心”的人,如果她再把自己放开一点,将这份同理心用在和同学的交往中,不说能收获很多朋友,一两个总是会有的,好朋友在精不在多不是吗?至于喜欢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她也会懂得放下。
再举一个例子。
余秀华,她脑瘫、行动不便、说话口齿不清、婚姻不幸福,把这些被给予的苦难细细数来,足够让她自卑的,但上天又给予了她一副诗人的头脑,一腔诗人的情怀,她没有一味地在不能改变的苦难里沉沦,而是依据她经历过的人生,创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生动的、饱含人生冷暖的诗词,从一个普通的农妇,成长为当代一位极具代表性的诗人。
试想一下,如果余秀华屈从了苦难,让自己身陷在自卑的情绪里,那她这一生都无法感受现在生活的色彩。
自卑,其实并不可怕,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会刺激你的成长,可怕的是你不能正视它,或者说你选择性地只看到了它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它积极的一面,消极和积极,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消极减少一分,积极自然就增多一分,人一积极,生活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文 / 桔小书
步履不停 | 认认真真读书,迷迷糊糊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