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谁要是不喜欢独处,那他也就是不喜欢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完全自由的。
这是因为置身于人群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社交聚会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拘谨、掣肘。而大多数人在独处的时候,又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孤独、寂寞,甚至无聊。因为无法享受独处,所以宁愿迁就而拘谨的社交,也不要真正的自由。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己也经历过很多独处的时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受。幸好,在最应该喜欢热闹的年纪,我就学会享受独处了。
基于自己有限的经验,我认为,充实而丰富的独处,没有太多时间去感受孤独,也没有太多空间催生寂寞,除非你无所事事,除非你没有丰盈的精神世界。后者最为根本。
俞飞鸿曾在访谈节目中,接受对方的追问:“一个人待着会觉得烦吗?你会觉得需要吃点东西,跟人聊聊天吗?”
俞飞鸿回答:“我觉得不需要。你如果自己精神世界足够丰富的话,不需要通过聊天,这是一个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独处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读书是一种,写作也是一种,做一切喜欢的事,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让自己静一静,灵魂沉淀一会儿。
独处,其实是完全住到你的精神世界里。人经历得多了,就会发现,真实和长久的愉悦,永远在你的精神世界里,在你的内在,而不是外求。
一切由心造。佛家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干净了,透彻了,一切烦扰也就消散了。但世人做不到,所以需要修行。
而独处,也是一种修行。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事实上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具备独处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丰富,并产生力量。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和别人在一起时,我们往往不属于真正的自己;独处时,我们才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面对自己,开始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据说,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
周国平说:“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这一点我体会过,而且终身难忘。
2016年3月,和几个朋友去西藏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羊湖边独处了两个小时,面对雪山和碧湖,坐进画里什么也不做,只是用眼、用心,沉浸在当下,不着心事,不念过去,不想未来。
我仿佛感受到和大自然的某种连结,还会从心底生出喜悦来,那种喜悦绝不是看到美景的激动和欣喜可以描述的,难以言喻,像是一次洗礼。
下次旅行,不管是不是有人同行,都建议你试试独自面对大好河山,那种感受美妙至极。
是否喜欢独处,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喜欢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呼朋唤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我也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当然,我也喜欢社交,喜欢让人精神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交往。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有一种说法我很赞同: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爱人。
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
所以,叔本华说,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
如果一个人既能与外界和谐相处干成一番大事,又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也就是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态。
哲人说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这不是没有根据的。
西塞罗说过,“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从一切事物中感受到自身,回到自身,才有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与宁静,也才有可能感受到来自生命内里的喜悦,我认为这是最高层次的幸福。
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里,世界如此繁华,有人倍感空虚。在粗茶淡饭的小城镇里,世界如此简单,有人却如此丰盈。这就是精神的力量,也是独处的力量。
喜欢独处的人,更懂世界的丰盈。
厦九九:生活在厦门的厦大人,职场二宝妈,上市公司品牌总监,头条号签约作者,写作教练,已出版《撑过去,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