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关注『是什么』,少关注『如何说』

多关注『是什么』,少关注『如何说』

作者: 龙狮虎 | 来源:发表于2016-06-07 17:31 被阅读0次

副标题: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篇「阅读的最终目标」

在上一篇读书笔记中提到阅读社会科学类书籍,由于其主题往往是一个关于人类系统性知识,所以在阅读此类书时,需要用主题阅读法来同时阅读多本相关的书。

关于主题的阅读的相关问题以及个人理解,在本篇读书笔记中,你将会看到。


篇章介绍

内容概括

在本篇中,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讲述『主题阅读』这一概念:什么是主题阅读?为什么要用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中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一、什么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当读者就某一主题,同时阅读多本相关书籍时所采取的一种阅读方法。在主题阅读中也包含了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这两种之前提到的阅读的方法。这两种阅读方法是进行主题阅读的前置准备。

二、为什么要用主题阅读?

1.能帮我们缩短同时阅读多本书的时间。

2.增进我们的阅读技巧。

3.长期来说,能帮你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自我,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3点是建立在阅读一本超出你能力的书上面,也就是对你有用让你“痛苦”的书上面)

三、主题阅读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1.不同作者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最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汇总。

2.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不同作者思想的异同点。

3.重点关注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而不是在文中所提的如何做的方法。

四、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1.检视主题相关的书籍,筛选出相关书籍。

2.确定主题的含义,进一步筛选出相关书籍,并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章节。

3.根据主题的含义,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4.总结不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并把他们的思想结论进行归纳分类。

5.把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相关思想结论再一次进行归纳分类。

(在进行这五个步骤时,要在时刻注意保持客观性,不被任何一个作者的语言所吸引,平等对待每一位作者所表达的主旨思想。)

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对主题阅读相关问题的讲述,希望读者多读好书(好书指的是对个人有用,超出个人能力的书,作者在后面列出部分他认为的好书),获得一个心智的真正的成长。心智一定程度就像人的肌肉一样,太久不用会导致萎缩。


个人总结

篇章理解

在本篇作者介绍主题阅读的相关问题中,强调了不管是在主题阅读前中后的那个阶段,都要保持阅读的客观性。即不要被任何一个作者的主旨思想所吸引,从而导致对其他作者主旨思想的轻视。

要保持绝对的客观性,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做到,我们在看待或讨论各种问题时,总会不自觉的夹杂着个人的情感判断和一些“思想偏见”,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一些“本性”的改正是多么的困难。

如果我们把客观看问题改成真诚的看问题,当在看待一个问题或与人讨论一个问题时,把重点放在他说的是什么,而不是如何说的上面,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情绪的干扰,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来。

就如我们去问路一样,你问路人,从A到B怎么走?这个路人告诉你一个结果,结果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部分对的,关键是我们按他说的从A点走到了B点。

在这个问路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关注他说什么就好了,至于他说话的语言、态度以及神情,对我们从A点走到B点一般关系不大。

但是,当我们看待一个问题或与别人讨论一个问题时,往往容易受到语言、态度以及神情这些因素的影响,关注点在她是如何说的上面去了,而不是,他说的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意思?想想我们自己与别人讨论家庭、工作或谋一事实新闻时,是不是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形。

思想的联系

关于“真诚地看问题,多关注说的是什么,少关注如何说”这一思想,在上面的问路过程中,不自觉的契合了这一思想,哪么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与这一思想有联系或者能被这一思想所解释了?

想到之前买水果的一个经历。

“小伙子,这些水果一共58.7元”

“给,大爷,一共60元,不用找了”

“小伙子,看你这么爽快,那旁边的水果我按原价给你”

“好勒,多谢大爷了”

“一共43.4元,你给43元算了”

“好勒,给”

“小伙子,没事可以常来坐坐”

“好的,大爷再见”

我为什么之后又买下了40元左右的水果,是我还有需要吗?还是我觉得便宜划算吗?还是被大爷基于互惠回报的话语所打动?

大爷之后说的是什么:要我另外买一些水果,价格可以便宜点,我需的是什么?其实只是前面买的58元的水果,但是我还是被他豪爽语气所感染进行了购买。

可能上面的例子对我们个人的影响比较轻微,最坏的结果就是部分水果没人吃而乱掉。想想我生活中吵架甚至最后打起来的事例就知道了,基本上注意力都在如何说的语气上面了。

最开始往往是在争论某一件事(注意力还在是什么上面),之后争论争论着可能就是情绪上的宣泄了(此时注意力几乎都在如何说上面了),在一阵骂娘之后往往就升级为动手了吧.(双方或一方有脾气特别火爆的情况特别容易出现。)结果就是·········。看下图:

在说完上面两个反面例子之后,现在来说一个带有正面色彩的例子,毕竟世界还是需要正能量的。

首先想象一下以下场景(也可能你之前遇到过类似的场景了):

“一个英语或其他课上,老师现在需要几名同学配合表演一下书中所描述的场景,不幸的是,你和几名其他的同学被老师选中,幸运的是,在你上台的过程中摔了一跤,虽然摔的非常难看,但是没有出现不治的内伤”

此时,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可能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刚刚出糗的那个动作上面去了,觉得的大家会如何看待这个出糗的行为,对这件事会一直念念不忘,之后上台要做的事基本上心不在焉了。

这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看”上面去了,光在乎别人的看法去了,最后造成干啥啥没味,吃啥啥不香了。如果此时把注意力放在“是什么”上面会有什么结果了。

“在央视2012中国电视剧年度明星盛典中,老艺术家田华准备在签字台上签名时不慎在台阶上踩空,摔倒在地。一旁的工作人员赶忙跑上去搀扶,而已85岁高龄的田华,难掩疼痛,坐在地上约5分钟后,确认并无大碍才站了起来。起身后的田华笑容依旧,面对镜头,这位老艺术家甚至还拿自己摔倒打趣道,“这回我真是出彩儿了”。

当你出糗之后,关注这件事本身之后,就知道这件事与你接下来要上台的事关系不大,不管你是否进行自嘲,你的自嘲观众是否能够接受,接下来上台要做的事基本影响不太了。

可能有人会说,一般能自嘲的人都是有过丰富的社会经验,我们能自嘲吗?其实也不一定要自嘲,只要此时知道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就可以了,当你真的上台做完某件事之后,也说不定会有人说你镇定。

『你说的是什么?你是如何说的?』其实只要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可能还有许多地方与此有关。

思想的应用

既然,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与此思想有关,那么肯定在一些地方,我们能用这种思想去避免一些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看书或做其他事时“走神”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通病,就如我刚写下前一句话之前也走了个神,去看了一篇无关本文写作的一则新闻去了,而忽略我要做的事是什么了?

想了想,为了使这种走神现象有那么一丁点好转,决定应用这个思想做一点改善:

一、在贴纸上写下要多关注『是什么』,我现在要做的事是什么?少关注『如何说』,这么吸引人的新闻标题或其他文章标题与我现在做的事关系大吗?没事多看几眼贴纸。

二、贴纸不在身边时,多在脑海里重复贴纸上写的内容。

其实做事走神一般自己还能接受,有时候自己会因为自己没做对某些事而感到深深的愧疚,遥想当年考试时因为把一道作文题意思,领会错了,掉了分,在考试之后一直在自责,现在也经常因为自己不能按照自己之前设定的目标而推进感到悔恨。

遇到类似的事情之后,大多数人(包括我)都会对自己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蠢?自己自制力为什么这么差?自己都开始讨厌自己了?”好像这种话,自己貌似跟自己说过很多次了,总感觉那里不对。

如果当我们遇到类似的事之后,首先开始不是自我责备,而是考虑“是什么”会有什么结果了?

当在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如果事后发现一道“简单”的题没有做出来,面对这一事实,首先承认这件事是什么:我没有做出这道关于XX类型的题。(此时用具象化的XX类型来代替我们认为的简单),接下我们思考的方向大多数会是:为什么我们不做出XX类型的题?是之前没复习到还是复习不牢固等原因,而不是我真他娘的蠢,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都没做出来?(不排除部分钻牛角尖的人还会这么想)

从上面可以看出,当我们从是什么开始思考时,相比当初执着于题目“简单”或自己“粗心”等其他原因去思考,对于下次避免此类问题发生,是不是要好上那么一点的。

上面说到走神看新闻,我发现,我们在看新闻报道时,容易被有些新闻报道所表明的立场所引导,而忘了新闻本身说的是什么,从而可能忽略了事情的真相,当在对类新闻评论时轻则胡乱骂娘,重则······。

这是前一阵子,火了几天的新闻。我们看到标题以及看完相关视频之后的第一想法,支持他娘的这位明间科学家的研究,反对SB方舟子的嘲笑。如果当时你也是这样,那么恭喜你,再看一遍图片上面说的话,之后去寻找真相,“真相只有一个”,柯南经常说的。

虽然是什么的定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此之重要,但是,在熟悉大前提的基础下我们是可以忽略这一步,来提高效率,例如,你想要泡妞,就没必要其深究妞的定义了。等你真正的定义好了,可能妞已不在了。


雁北飞,人北望,

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

黑河边有扇尾羊,

他只是思故乡。

最后,用这首与主题毫无关系的小令来做个结尾吧。

相关文章

  • 多关注『是什么』,少关注『如何说』

    副标题: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篇「阅读的最终目标」 在上一篇读书笔记中提到阅读社会科学类书籍,由于其主题...

  • 关注自己生活少,关注无关事情多

    仔细思考自己的生活,之所以过的那么差,是很多时间浪费在了无关的事情上。 关注自己的生活少,关注无关的事情太多。 拿...

  • 教育中的怪现象

    现在的教育有一种怪现象:教师关注理论的少,关注实用的多;关注教学思想的少,关注教学设计的多。名师有自己的教学思想,...

  • 少关注他人,多投资自己

    今天忙忙碌碌一天,到现在才有时间来写东西。深感,把一件事情完成需要时间和精力,把一件事情做好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而...

  • 多关注过程,少关注结果

    当今这个“快”时代,有很多人只关心成败。 我却想说,有时候,享受过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比如,写作。 很多人的...

  • 多关注自己,少关注别人

    你会发现,如果你总是关注别人很少关注自己,那么你的生活就会积满了灰。 当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关注别人的时候,整天...

  • 好迷茫.不知道(三行四则即兴写作顺口溜)

    关注多,粉丝少, 2000上限已到了! 咋滴办,咋滴办? 取关涨粉好不好? 假粉多,铁粉少, 不如关注多又好! 近...

  • 骗关注是什么心态

    有些人,我弄不明白是什么心态 关注你 然后过一段时间就取关 自己粉丝多 关注少 显得自己很有魅力? 很有大咖风范?...

  • 少关注他吧

    ——少点关注他吧,他过得挺好的。 我发现有时候我的关心是多余的。我想关心的人,整天给他说“注意休息”“...

  • 少关注网络信息

    这几天,被网络上的林某某的信息弄得神经错乱,简直比电视剧剧本还复杂,搞得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一个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关注『是什么』,少关注『如何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ir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