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决定自我驱动力?
回想自己学英语的过程,以前为什么学不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如老师所说,根本不是刚需,所以学习的时候不认真,花的功夫少,学习看不到进步,于是也不爱学,如此恶性循环。
而现在呢?我是如何学英语的?根本没想过它是否难学,而是一步一步的找方法求进步。阅读不行,那我就去功课阅读。看很多英语学习的书籍,听一些英语学习方法论。试着去看原著,复杂的看不懂,那我就先看简单的。同时也参加阅读原著的付费课堂,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听力不行,那我就去功听力。咨询听力不错的同学,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的。按照别人的方法,自己在摸索中探寻自己的方法。
总结下来,现在的学习态度就是什么不会就去学什么,不去管它是否困难。只是单纯的想到我需要学会它。为了学会他,我需要做什么努力,然后就只管努力。
为什么我的想法会变成这样?主要在于我结结实实看到了自己学好英语的好处。比如说如果我的阅读能力好了,那我就可以去看原著,而不是等翻译的版本。我喜欢心理学,而许多心理学的著作如果等翻译版本,那就得等很久,就不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了。同时学好英语,就可以进到自己想去的公司,接触更多的人,遇见更广阔的世界。英语学好了,同一级别的人,会英语的和不会的,工资也会有较大的提升。对于处在生存期的我来说,工资是刚需啊!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才能去谈生活,才能去谈有品质的生活。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在学习英语的路上变得更加的平和,更加的扎实,更加的坚持。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明天,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