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平时即使和别人有一点矛盾都要花费一下午的时间喋喋不休地向大家抱怨吐槽,但当别人对生活有一些难处和抱怨的时候他便开始吝惜自己的安慰和开导,三言两语草草打发了这些曾经倾听和安抚过他的人。
这样的人你或许并不陌生。或许你曾经牺牲睡眠直到深夜还在安慰失恋了泣不成声的她;或许你曾经勒紧裤腰带挤出钱来帮她度过经济难关;或许你曾经为了她慢慢地疏远了她所厌恶的人;又或许你推掉了和男(女)朋友的约会只为了和她相聚一场。
那么后来呢?
当你为工作困境和生活压力焦虑得失眠脱发精神恍惚时,她却不屑地说,谁还没遇到过点儿挫折,你这样子怎么行;当你遇到急事青黄不接向她周转时,她却推脱说手头紧,一转身却换了新的手机;她一转身和针对你的人笑脸相迎称姐道妹,你的疏远变得很是尴尬;你们约好了的聚会她男(女)朋友一个电话她就取消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总是痛惜自己择友不慎识人不明。
曾有研究说,相较于帮助过自己的人,人们对自己帮过的人更亲密。看似有悖常理,但其实因为人总是对自己的付出期待着相应的回报。人们总是隐隐相信自己帮过的人会对自己更宽容友善或是有朝一日会涌泉相报,从而更容易感到亲密。就像跑了几公里就期待能够瘦下几公斤;做了几道题目就期望能够考个好分数;发了朋友圈就想要得到赞和评论;那你曾为朋友两肋插刀就自然期待他日她的陪伴与关心。因而她的冷淡和漠视便会轻易激起你心底的失望和不平。
曾经的我常常为自己忿忿不平,和我的朋友抱怨: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对她那么好。并为自己之前的付出痛心疾首惋惜不已。下决心疏远,愤懑的情绪却依旧就像郁结在胸口的一片乌云。后来我渐渐地不那么在乎了,大概是太多次失望让我吝惜自己的付出,而这样又何尝不是矫枉过正呢? 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琅琊榜》让无数人为江左梅郎而倾倒,我却为萧景睿的义气与豁达而心折。当梅长苏为复仇不得已挖出萧景睿尴尬的身世令他的生活一夕间面目全非,我本以为形同陌路便是这对挚友最好的结局了。却不想萧景睿对梅长苏说:
“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没有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重,无论我有多么希望也不能强求。我之所以这么待你,是因为我愿意,若能以此换回同样的诚心,固然可喜,若是没有,我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这段话大概是对怨怼最好的开导了。我自问没有他这般豁达的境界,但他的话也如清风吹开了心口的的乌云密布。太多的事情是不如愿的,精心培育的植物不肯开花、辛苦收获的水果有微微的酸,又怎么奢求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呢?爱情也好友情也罢,皆是如此。等价交换的,只有交易。
我们没办法左右别人的取舍,改变别人的态度,“我干杯,你随意”的心情大抵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