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第21篇,究竟是什么决定你的自驱动力?读后感如下。
在这篇里,笑来老师用大篇幅介绍了刚需的概念。解释的非常深刻入骨。用学英语来举例,大多数人学了那么多年英语最后仍然是成绩平平,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因为不是刚需。对照我自己,我觉得笑来老师说的很对,虽然这不是唯一原因,倒也是非常根本的一个原因。虽然曾经为了考试得高分,英语也短时间成为过我们的刚需,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的学习,也因为不是刚需,所以不愠不火,效果平平。我想起了自己在韩国读研究生的时期,那时候因为韩文水平比英文差太多,英文成了我和教授,师兄们交流的唯一工具。我听课要用英文,提问要用英文,看书要看英文书,写作业要查英文论文,以至于那时候英语水平特别是阅读能力飙升。我记得有一天我用很短的时间看完三篇英语论文后,一抬头脑子有一种缺氧的感觉,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自己。因为去留学之前,我是一篇英文文献都没完整看过的啊,更别提看一篇要用一周以上时间的龟速了。所以,那时候用英语是我的刚需,所以我很快进步了。包括我的韩语水平,那时候我去韩国之前报班学了几节课的韩语入门,印象特别深,在刚学了元音辅音的发音以后就感觉头痛欲裂,学不下去了。感觉就是无法入门。后来去了韩国,和同去留学的其他学生一起再从零开始学韩语,学了一段时间,竟然发现没有那么可怕。而且我还比其他同学进步快,很快成为老师爱提问的对象。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在国内韩语不是我的刚需,我那时候不看韩剧,连唯一可能把韩语变成刚需的可能性都切断了。学韩语,自己理性上告诉自己应该学,但事实是因为不是刚需,我的生活中没有把用韩语变成刚需,理性上的那点应该必须,在坚持了几节课之后就化为云烟,不再能驱动我继续学习韩语了。这也就是笑来老师在这篇标题问的那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自驱动力?是刚需啊。当你去个超市,买个泡面,下个馆子,买个水果,坐个公交,交个朋友,,,等等生活一切琐事都要用韩语的时候,学韩语当然就自然成了你的刚需。你自然而然的的就会为了学好韩语而分配你的注意力。而且这时候你会发现,学习效率奇高,因为你刚学了一句话,比如买东西砍价,你就可以去卖衣服的摊儿前去厚着脸皮和大姐卖个萌撒个娇然后说,囊木比萨有。虽然大姐回复你各种复杂语句你也听不懂,但至少也可以让大姐觉得你很可爱,会说韩文的外国人印象分也高一些,心情好给你打折去个零头也不是没可能的,哈哈。在这样刚需大前提下,加上现学现卖外加偶尔还有精神物质小激励的情况下,学习效率大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这是我自己对刚需的深刻体验。
话说回来,回到财富自由的主题中,笑来老师提到大多数人的刚需在于花钱而不是赚钱。这就导致的思路的不同,一样的难受,大多数人总是因为没钱花而难受,少数人因为赚不到钱而难受。赚不到钱的人努力思考怎么赚到钱,这样的人更容易感觉到成功需要积累。而没钱花的人着眼点在没钱上,于是容易萌生出很多不切实际一夜暴富的急功近利之想,或者干脆习惯于没钱花的现状而永世不得翻身。仔细反省我也是属于感叹没钱花那一类,也总是梦想,急于求成。这也引出了笑来老师在本文中提到的另一个关键词,耐心。价值观决定人生,我同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明天比今天更重要,在这个前提下,我应该在今天做的只有积累,而不是急于求成。因为成功类似一个瞬时的结果,而成长也是持续成功的一种状态,这两者就像是短跑冲刺和长跑比耐力一样。人生需要几个短跑冲过终点的辉煌时刻,但更需要的,是在长跑过程中,持续容光焕发日新月异的饱满状态。因为我们的人生的大部分时刻,都是长跑的状态。所以耐心,至关重要。而对于我,一个在学校期间的学霸走入工作后变成了一名成绩平平的工程师,我的路又在哪儿呢?说实话,这是我人生的关键,而难过的是我还没有答案。但可以明确的几点:
1.我一直从事研发管理,而国内研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面对今后研发需求井喷的现状,或许我可以做一些事。
2.我要持续写作输出,读书输入。读书使我有机会和比我优秀的人进行思想的碰撞,而写作让我更理顺内心的想法。
3.把用英语变成刚需,从跟读principles开始
4.学至少一门编程语言,目标是python,可以用这个程序把我的写作和阅读轨迹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搜索工具。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感叹笑来老师的剖析和理解时,自己的认知也在被一次次梳理,升级。身心一股酣畅淋漓之感,这个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