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向秀闻笛 伯牙绝弦
【典源】
向秀《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因事被刑]。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毕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日入处],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列子·汤问》、《说苑·尊贤》等亦有记载,文字略有不同。《荀子·劝学》、《淮南子·说山训》还记有"伯牙鼓琴,驷马仰秣"的事。
【人物简介】
向秀(约227-272)西晋玄学名士。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司马昭时,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与嵇康、阮籍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性好老庄之学,发展何晏、王弼"贵无"思想,主张"死生出入,皆数然自生,"礼法出于"自行",开郭象玄言之风。有《庄子隐解》,已佚。后卒于任。
伯牙 春秋时人。善鼓琴。学琴于成连,三年不成。成连使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号之声,情有所移,心有所感,琴艺大进。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传为其作品。与钟子期善,能穷其意趣。后钟子期死,痛世无知音,不复鼓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