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到一则旧闻,说的是围棋棋圣聂卫平与象棋大师胡荣华对战,两人在各自的强项中显示了强大的实力,最终各赢所长战成了平手。
由此,我想到了几个词。
【】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是一个经常被长辈拿出来教导后辈的成语,意为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
对于“取长补短”,人们最强的认知就是“木桶定律”,即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说到这,你或许会认同的点头,而且很多人都如是做,认定只要不断地补齐自己的“短板”,让自己的缺点变得更小一点,自己这只“木桶”就一定能装下更多的水。
但是,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路,用这只木桶装石头或树枝呢?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迫使我们各科成绩都要均衡拔尖,才有可能考取名牌高校。这就导致了我们从小就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补短”上。
然而,长大后,恍然发现,那些曾经偏科的同学,只要努力专注于把自己最擅长的事做到更好,往往就能笑到最后。
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必胜客推出一款自助水果沙拉,店员只给你一只小碗碟,能装多少水果那就得看你的本事了。那时,我们几个女生会利用不同水果的形体优势,在小小的碗碟边缘扩建出更多空间,最终盆满钵丰,装入的水果往往能超出小碗几倍的体积,高高垒成水果塔。
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个成语“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
说到“扬长避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孙膑赛马”。
话说战国时期,齐国大将军田忌与齐国公子打赌赛马,总是不能取胜。孙膑分析了双方马的实力,给将军建言“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经过合理的调度,发挥了己方的优势,规避了劣势,最终牵制了对手的主要力量,以一败两胜巧赢了比赛。
而汉高祖刘邦无疑是“扬长避短”的代言人。他深知自己出谋划策不如张良,治国抚民不如萧何,带兵打仗不如韩信,但能将自己“知人善用”的所长充分发挥,协调各方所长为己用,最终一统天下,成就霸业。
有人会说,这些历史名人都离我们太远,我们普通人就是图个安稳,不要掉队。不然呐,在日常工作中很难混。
其实,在分工发精细的今天,企业越来越讲究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各成员所长,规避个体的短板,实现集体价值利益的最大化。
美国国家商务家具有限公司创始人乔治·莫舍就曾指导哈佛毕业生: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取长补长
此外,还有个词,你可能从未听说——“取长补长”。
刘文彪老师是位油画家,多年在大西北的生活经历,使他擅长描绘恢弘苍茫的西部山区风光,也因此荣获诸多国家级美术奖项,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我曾问他“为何不试着画一下人物,或多涉猎一些其他画种呢?”
刘老师语重心长的将他经多年阅历归纳而来的心得“取长补长”传授于我。
“认清自我、找准定位,对外,吸收所处领域优秀的经验做法;对内,归集自身优势并充分发挥。通过“取长补长”的法门,垒砌自己的稀缺长板,最终,构建出让自己从容立世的核心竞争力。”
这个特别的理论,无论是绘画爱好上,还是工作生活上,都使我更为受用 。
人的精力有限,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果就在哪里。
因而,集中时间精力去发挥自己的长处。等积累了实力,有了立世之本后,再随心而动的织补缺漏、锦上添花,让自己的羽翼更加丰盈,翱翔的天空更加广阔,不失为成长的好方法。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人问禅师:“我有缺点吗?”
禅师答:“有啊,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这人问:“那我有优点吗?”
禅师说:“当然有,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少。”
这人惊讶的问:“那你为什么要和我做朋友?”
禅师说:“因为太阳一出来,星星就不见了。”
你看,拥有一个夺目的大优势,能盖过漫天微不足道的小缺点。
期待,你如太阳般明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