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尹后庆:学校落实核心素养有三个层次和两种课程

【读书】尹后庆:学校落实核心素养有三个层次和两种课程

作者: 芳草June | 来源:发表于2023-06-29 23:33 被阅读0次

(文  刘俊芳)

        尹后庆,上海教育学会会长。他的这篇文章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二是聚焦中英教育差异。

      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谈了三个问题:1.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经过教育之后,在你身上留下的东西。2.校长和老师自身的文化自觉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3.学校落实核心素养有三个层次和两种课程。

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这门学科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比如,数学课不是简单的计算,数学有数学思维、数学建模,当一个人形成一个完整数学思维的时候,就是核心素养。

      第二层次是跨学科能力。比如说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综合能力、合作沟通方法的意识。每一门学科都有可能培养跨学科的能力,同时也需要跨学科的课程去体现。

        第三个层次是价值观。一个人的学习分为两个过程,一,作为一个个人对外部世界学习的一个过程,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必经历程。二,认识外部世界、学习外部知识的同时,不断地解决个人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自己充分认识自己。这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种自我精神修养的过程。这些内心的知识,是通过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形成的,对外部世界的观点。

      两种课程: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结合。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中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或者说问题化学习,探究型学习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直接敬业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能够实现一个目标,让教育,让学习回归生活,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

      尹老师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提出我们中国的教育优势:以控制自我为基础的专注力;我们的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相信成功取决于后天的努力;我们的教研使得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但也提到,我们应该获得的启示是中国教育未来的方向是综合性课程。通过综合性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科知识和人的社会经验形成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从低结构走向中结构,最终走向高结构,形成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完整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尹后庆:学校落实核心素养有三个层次和两种课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pz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