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说《道德经》让大家做个明白人,你觉得你活明白了吗?
答:没有。
我觉得是这样,读完《道德经》,来的最快,最直接的,是”锦上添花“部分的效果——比如我之前就喜欢琢磨教学,那么经文里“有”和“无”的关系就可以给教学以启发:比如讲多少,留多大余地给学生思考,讲的那些内容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更容易理解(故常有欲以观其徼)等等。
或者一些距离远的小问题(术层面)也容易解决——比如我之前说到的提升读书思维,或者是刷到网络热点时不盲目,见到极端的网友也可以避而远之不受其影响等等。
总之,心里的一些小冰山,用《道德经》之火苗,不日即可融化~但是有些人格上的,因心理惯性产生的行为模式上的大卡点,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别说反复读《道德经》了,就是把所有哲学书加一起读,再配上长程专业的心理咨询,再配上事上练,都不可能有立竿(甚至立周,立月……)见影的效果。
我这样说,一是想表达,不要迷信任何一本书(就像不要迷信任何一个身心灵导师)可以给你带来重生式的改变,那些宣称因此得到重生的人,要么是前期积累已经足够多(这些积累你也看不到~),《道德经》只是锦上添花的最后一根稻草;要么就是躁狂和抑郁交替的躁狂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会认为自己开了天启,悟到了一切奥妙,激动得不行!但这种阶段的人也很危险,因为事实上极少极少人会达到“悟到一切”“来去自如”的状态,他迟早会因为自恋的破碎,而陷入新一轮的(更深的)抑郁态。《道德经》反复让我们静下来,大概也是看到了躁郁循环的不合理处……
二是想表达,也不是说读书做事求进步,求改变就没有用的。只是我们要保有一个客观接纳的心态。我心里有一个大冰山,具体是什么就不说了。二十来年,只能说融掉了三十分之一……但之前的想的是快融速融,老子说“欲速则不达”,因此反而走了许多弯路。现在想一想,若把大冰山比作“心灵癌症”,不如寻求与之共存之法,带病延年……所以我绝对没有活明白,至多是想明白了一点——就是世人皆苦,没那么容易活明白……啊喵托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