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无处不在,小到今天中午是自己做饭还是吃饭堂,大到找哪个职业奋斗大半身。有选择才有决策,但是,今天要讲的这个决策工具,是需要在人生关键时刻才值得拿来使用的工具。在拆解这个工具之前,我们先来定一下“决策”。
![](https://img.haomeiwen.com/i7176406/637f75ed059ee0cc.png)
1·什么是决策?
决策既不是决定,也不是下决心。
决策,是面对不容易判断优劣的几个选项,做出正确的选择。——万维钢
决策的重点在于有选项,而且每个选项难分优劣。
这样一来,其实大多数人一生都没做过多少决策。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没得选,就像工作中老板布置给你的任务,大部分时候你只能接受,然后赶紧做完,即使是加班加点。还有就是生活中很多看似像决策过程,其实在认清事实之后发现只有一个选项。比如你在淘宝买个吹风筒,是要便宜的大众款,还是高科技价高的戴森呢?其实只要数数自己的钢镚就行了,不差钱的话,那就买高大上的。
2·决策的应用场景
真正的决策很费脑子,也很费时间。所以,应该花在那些值得花时间去做选择的事情上。比如说:高考后的志愿选择,和什么人结婚,毕业找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投资理财工具……至于淘宝购物和中午吃啥,那大可不必浪费太多的精力做量化比较。
不要为几十块钱的东西货比三家,却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异常草率。
决策工具,就是要用在刀刃上。
3·给你一套积极主动的决策法
①给自己增加决策选项。
只有一个选项的,那不叫决策。应试教育的后遗症,让我们大多数人只会像做选择题一样做人生决策,这样会大大限制了我们对生活可能性的想象力,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你只是觉得人生无非就是读书→考大学→工作买房→结婚生子……,那你永远想象不到其实这些过程的顺序有时候是可以打乱的,有些可以并列进行,有些还可以忽略,甚至可以创造一些选项。在B站中看过知名UP主《侣行》故事的人肯定印象非常深刻,一对情侣,卖过豆腐,倒卖过机器,去过阿富汗等战乱区,架着帆船环游世界……他们在面临每一个人生决策的时候并不随波逐流,他们成了很多人了解世界角落的导游。美墨边境墙到底长什么样?张昕宇带你一探究竟
人生不是考试,下次碰上重大决定的时候,请想想能否给自己多增加些选项?
②用现实检验选项。
在这一步里,不要犯下确认偏误的错误。就好像在买股票,如果你手中持有了某只股票,在看新闻的时候老爱挑那些对那家公司利好的新闻来看,至于负面的新闻,要么不看,要么心里总有个什么借口来为其开脱。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多向别人请教,请教的人里面最好有正方和反方观点,这样才能得出一个客观的评估。
③把时间拉长,从长远考虑。
选择三个10策略,比如,你最近很喜欢某个男生,但是纠结于是否要表白。这个时候,不妨思考一下,如果此时你跟这个男生表白了,10分钟后会怎么样,10个月后会怎么样,10年后会怎么样?把时间拉长之后,很多决策也就变得不那么纠结了。
④为一旦决策错误做好保险。
好不容易终于做出了决策,决定选择哪个选项,那也不是说万无一失啦。毕竟,人和之外还有天时地利呢。这一点在今年这个疫情之年可是让很多人印象深刻,收获了大大的教训。想起过年前那会,老家一开餐厅的朋友各种借钱采购食材,准备在春节的时候大干一场,没想到食材刚收到,病毒就无情地来了,足足耗了两个月,把半辈子的积蓄都赔光了。
再厉害的谋士,在出完招之后,也得留一手来敬畏老天呢。
参考文献: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一季——决断1:到底什么是厉害的决策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