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欣
《胡同的故事》听“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的我对北京有着无限的向往,终于在上大学的时候去了一趟北京,走过天安门,爬过长城,游过故宫,最后真正记住的竟然是不起眼的胡同。
我记得南锣鼓巷的老酸奶,章鱼小丸子,也记得国子监街的牌楼,但我的记忆仅仅只留存着这些了。当那些关于北京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快要消失的时候,我遇到这样一本书,让我看到了更真切的北京,让我穿越时空的阻碍感受到老北京的真实味道。
北京胡同这本书便是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胡同的故事》,这是汇集许多老北京人的胡同记忆的一本书,其中包括冰心,季羡林,史铁生等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他们有的生于北京,有的长于北京,还有的则是在北京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与北京相遇的缘由多种多样,但爱上北京的理由却如此一致——他们都对老北京的胡同有着深切的感情,因为爱胡同,所以爱北京。
作家生活的环境总能给他的创作带来诸多灵感,而北京的胡同是文人的聚集地,这里自然是孕育文学著作的圣地。《胡同的故事》告诉我们,老舍的《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都源于小羊圈胡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则源于老北京南城的胡同。正是北京这一条条各具特色的胡同给了作家们创作灵感,让他们为世界献上别样的北京印象。
北京胡同在我初次到北京的时候我对胡同是好奇的,那时候胡同里还有蹬三轮的人力车夫,看到他们我就在想,一百多年前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是不是也这样把汗水挥洒在胡同里,用脚一步一步丈量生命的长度。
胡同正是因为有人而活了,它不似长城那样逶迤,亦不似故宫那样庄严,它就是简单的有烟火气的胡同。它是冰心笔下午夜梦回的中剪子巷,是冰心灵魂深处永远的家;它是季羡林笔下看似简单却十分复杂的翠花胡同,是季羡林深爱的小胡同;它是史铁生笔下代表全部生命的一小片胡同,是他出生成长甚至成家立业的根据地;它是肖复兴笔下瘦精精的墙缝胡同,满载着他童年的足迹和记忆……
在这些作家笔下,老北京的胡同是有感情的,是有血肉的,它如同一个眼巴巴扑在门框上看儿女何时归来的老母,满含着深情和爱静静地等待,哪怕时光易逝,哪怕自身已然苍老斑驳,也不离不弃,只是安静地坐落在那里,不言不语。
北京胡同老北京的胡同之所以有血肉,更多的原因在于老北京人带给了它别样的烟火气,就拿取名来说,便可以看出它和上海的弄堂有多大的不同。
都说老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那有名的,名字也甚是有趣,《胡同的故事》里说北京的胡同有以名人命名的,如李阁老胡同就是因为明朝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住过这儿而得名;也有以手艺人命名的,如砂锅刘胡同、豆腐陈胡同,姚铸锅胡同等等;更多的则是以市场命名的胡同,卖粮食的有米市大街,干面胡同,细米胡同,卖茶水的有烧酒胡同,茶叶胡同,卖化妆品的有胭脂胡同,翠花胡同……听来就有趣极了,像是淘气的小孩有了绰号一样,形象生动,让人一下就记住了。
北京胡同名字的烟火气自然敌不住在胡同里的人带来的烟火气,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是有老北京风骨的,一个“魏染胡同”足见老北京人对魏忠贤的蔑视,足见老北京人骨子里的正义凌然。在作者徐怀中的记忆里老北京人又是谦逊礼让,也是热情好客的。正是这些老北京人搅动了留存数百年的小胡同的空气,使它们一个个都带劲儿地活着。
胡同的活不仅仅在于当下,更在于历史,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发生过太多太多惊动国人的事件,光是铁狮子胡同作家凌力就写了满满四页纸,便莫说东街口巷的沧桑往来了。要想真正了解胡同里的故事,翻开这本书,沉下心去看,去体会,若是有机会去北京的胡同里走一走,或许你更能体会老北京的胡同味儿,也更了解胡同里的老北京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