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一首待嫁女子大胆的求爱诗。周代的正常婚期一般选在春季,直到春天农事开始为止,称为“春婚”。暮春时节,站在梅树下的女子望见梅子落地,不禁感叹青春易逝,流光容易把人抛,已是待嫁年龄,却嫁娶无期,眼望着青梅零落,内心急切盼望,也顾不得害羞了,脱口而出这首苛求爱情的歌。
西周时期,《周礼》对男女婚期都做了明确规定,且自周文王以后,人们都受到文王和太姒的感召,认为结婚要趁早,一旦到了十五岁行笄礼成年,结婚的事情就迫在眉睫,在十五到十九岁之间一定要嫁出去。于是当这位妙龄女子站在梅树下,看着与“媒”同音的梅子一颗颗落下时,便不由得伤感自己为什么没有适龄男子上门求亲呢?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韶华易逝,当及时婚配,姑娘真真是一唱三叹。
刚开始,梅子虽有落,但枝头还留着七成的果实,亦如她自己,还是青春正盛的年纪,结婚的时间还很多,姑娘只盼望着有个一表人才的男子可以选个好时辰来上门提亲,那还可以选个良辰吉日成婚。
待到树上梅子落得只剩三成,姑娘的青春也所剩无多,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姑娘放下等待好日子的要求了,说:“这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想向我提亲的青年们,赶快抓紧时间吧,今天就是好日子,只要今天来提亲,我就嫁给你。”此时这位姑娘的恨嫁心里已经非常迫切和明显了,然而事与愿违,姑娘依旧没能嫁出去。
姑娘等啊等,眼看着树上的所有梅子几乎都掉光了,所剩梅子连一个小筐都装不满了,能够出嫁的日子也即将结束,姑娘心急如焚,丢掉所有的从容矜持和要求,说:“现在只要有人说要娶我,我就嫁。”
这位梅树下的女子,将要求一降再降,刚开始还想着良辰吉日,到最后只要有人开口就能嫁。让人不得不感慨韶华易逝,美人迟暮。姑娘最后有没有嫁出去,诗中给我们留了悬念。
不知道姑娘嫁没嫁,但这首诗给我们留下了两个成语:
摽梅迨吉:表示对女子出嫁的祝贺
摽梅之侯/摽梅之年:比喻女子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
其实自古女子皆如是,时光虽然流走了两千多年,但恐美人之迟暮的心理却没有多少改变。《牡丹亭》中杜丽娘感慨“良辰美景奈何天”,《女人花》中梅艳芳唱着“朝朝与暮暮,我切切的等候,有心的人来入梦”,如今的大龄剩女一场接一场的相亲,可不都是怕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吗。
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大龄剩女,我感觉我也应该唱唱《摽有梅》,囧!
s�ҽ�P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