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船长
大家好,我是疯狂的船长,不疯魔不成活,每天坚持禅写1小时的训练,日更输出两三千字左右,欢迎您的持续关注!
今日主题:
006 写作,不要因为别人的批评而丧失自信
8:04
01
如何对待出版前的批评声音?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村上春树对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无论什么文章都必然有改进的余地”:
“无论什么文章都必然有改进的余地,不管作者如何认为写得真好,完美无缺,其中也有变得更好的余地,所以我在修改阶段会尽量抛却自豪感和自尊心,让脑袋的热度适当冷却下来。”
所以在写完之后要做的重要的工作,就是接受批评和修改,这是一个“耗时费事、津津有味”的过程。所以村上也极力提倡这个过程,要保持绝对的谦逊。他说到:
“在写作过程中,对于来自身边的批评和忠告,必须虚心谦逊地洗耳恭听,这是我长期以来的一贯主张。”
其实这个阶段,是一个自动寻求批评声音的过程,也是为了更加客观地评判自己作品,为了更好的改进的过程。具体要修改多少次才算好?
“修改要上多少次?我也给不出精确的答案,…这是一项需要耐心的作业,然而对我来说却算不得什么苦痛,对于同一篇文章反反复复一读再读,咀嚼韵味,调换语序变得更细微的表达,我天生就喜欢这种锤炼敲打。…不知为何,这种事情对我来说有趣之极,无以言喻,不管做上多久都不会厌倦。”
所以对于修改这个阶段,无论是来自妻子的建议、编辑人的建议,还是其他身边人的建议,村上春树都会一一聆听,耐心修改,也把它当做一个“锤炼敲打”的过程,力图把作品修改得尽善尽美。
02
如何对待出版后的批评声音?
尽管修改上面花费了很大的功夫,然而,当作品正在出版、发布之后,还是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声音,甚至是非议,这个时候,其实是最考验作家的时候了。村上说自己在成为作家、定期出书之后,学到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不管你写什么、怎么写,最终难免被人家说三道四。”
比如说写个长篇小说,就会有人说:“太长了,显得繁冗,只要一半分量就足够把故事写完了。”诸如此类。写个短一些的,又有人说:“内容肤浅,漏洞百出,明显偷工减料。”同一部小说在这个地方被说成“重复的相同的故事,陈旧老套,枯燥无味。”可换个地方又被说成“还是前一部作品好,新的手法白忙活了。” 想一想,其实从二十五年前开始,我就一直被人家说到今天:“村上落后于当今的时代,他已经完蛋了。”
对于差评,其实村上春树一开始也觉得挺“郁闷的”,他自从出版第一部作品之后,就受到很多文坛前辈的批评,他甚至一度离开日本去国外写作,为了保持内心的安静,他说:
我三十五年前开始写小说,那时候常常受到前辈们严厉的批评:“这玩意儿不是小说”“这种东西不能叫文学”这样的状况不免令人觉得沉重(或者说郁闷),于是我有很长一段时期离开了日本,到国外生活,在没有杂音的安静之地随心所欲地写小说。
不过,也许是村上春树天生心理素质比较强,他一开始就没有因此丧失自信,也没有感到不安,他说:
“不过在此期间,我也根本不认为自己错了,也没有感到不安。索性横心一想:‘实际上我只能这样写,难道不是只能这么去写?有什么不对?’ 眼下的确还不够完美,可总有一天我们写出像样的作品来。到了那个时候,我坚信时代也会完成蜕变,证明我做的并没有错。”
他认为,别人的吹毛求疵大概很简单,反正只管信口开河就行,又不用承担具体责任,而被吹毛求疵的一方想一样样去搭理的话,身子根本吃不消。于是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随它去吧,反正都会被人家说坏话,干脆自己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只管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最享受的、‘最想去做’的事情便可!”
写作其实和艺术一样,既不是模仿,也不是迎合,从某种程度上将,是和创作者自身的个性相结合的,而且需要完全出自自己的热爱,爵士钢琴手塞隆尼斯.蒙克也曾说过:
“我想说的是,你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演奏便好。至于世间要求什么,那种事情不必考虑。按照你喜欢的方式演奏,让世间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
当然,村上春树也不否认,自己的作品,至少需要最低限度的支持者,而不是完全的自嗨,但是内心的也需要一些重要的准绳:
“身为一个职业人士,也应该有最低限度的支持者。然后只要在某种程度上克服这些,“享受过程”、“心安理得”或许就将成为最重要的准绳。“”
他的信念一直非常坚定:
“无论是三十五年前还是如今,我都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基本没有错,这种信念几乎不曾动摇过。”
其实看到这里,我很好奇,村上春树如此坚定的信念的基础是什么呢?
后来才明白了,其实就源自于村上骨子里的一种“工匠精神”,他对于自己每一部作品的打磨,他当时已经是“已尽其力,竭尽所能”了,虽然或许存在不少缺点,但已经无怨无悔。他甚至出版一本书之后,几乎不会回头再去看,他说:
除非特别需要,我一般不会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看。回头重读,缺点总是随处可见。不过我基本认为,在写那部作品的时候,自己肯定没有本事写得更好了。因为我明白,在那个时候我倾尽了全力。投入了我愿投入的全部时间,倾注了我拥有的全部能量才完成这部作品。
他也有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作品的价值,总会被人发现和承认,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时间的格局,看得更加长远一些:
“令作品价值日渐明朗的是时间。”
另外,村上也觉得抓住机会,比追求绝对的完美、吹毛求疵更重要:
“如果写得不好,那是因为写那部作品时,我身为作家的力量尚有不足,仅此而已,虽然是憾事一桩,却不必感到羞耻,力量不足,日后还可以靠努力弥补,然而机会却是稍纵即逝,无法挽回。”
总结一下,无论你是谁,你写的作品如何,都一定会受到批评的声音,既然如此,那你就完全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写你喜欢的文章即可。我们需要“抓住机会,写在当下”,让时间慢慢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即可。
03
其它补充
我感觉看完村上对待批评的态度,我们要是能很好的学习和实践,这个绝对可以让我们内心的雅量更加宽阔。
最近朋友圈流行了一下关于“夸夸群”的现象。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听到赞美的声音,多于批评的声音。其实赞美与批评,都各有缺点,也各有优点。
例如,对于新手写作来说,如果有得到别人的赞美,哪怕是以丁点的鼓励,都会让他感到力量无穷,也许就成为他持续写作的动力了。但是赞美听多了,也会容易产生一种自我良好的幻觉,也可能会产生一种自负。所以万事万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对于尝试进行禅写的朋友们,我也建议是要先树立起自信也要正确地对待别人的赞美,因为当我们不自信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别人的赞美是虚假的,甚至更偏向于“喜欢”看别人的批评,从而给自己借口,认为自己不适合写作,《心灵写作》的作者也说过:
“我们想要诚实无欺地支持和鼓励,一旦得到了,却又偏偏不相信,反而易听信苛责,以强化心底根深蒂固的一个想法,那就是其实我们根本不行,根本不会写作”——《心灵写作》
所以,我们尽量需要构建起更加正面积极的氛围给自己,所以,在没有鼓励的时候,自己鼓励自己,没人点赞的时候,自己给自己点赞。如果有人点赞和鼓励,那么我们也要大方地去接纳他们。娜妲莉说:
“建构起接纳正面、诚挚支持的雅量’”——《心灵写作》
当然,如果真的遇上了那种恶意的批评和打击,我们就得学一下拾得禅师的对待方式了: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前天的文章我们提到一个观点就是:
“坚持不是鸡汤,它可以是一种复利效应。”
我们只需要默默的坚持,持续的精进,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为你的价值做佐证吧!
9:23
好了,感恩一切觉正净、真善美,感恩你的阅读,今天的学习和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带给你极大的启发!明天再见!
已连载:
村上春树谈写作——001 长篇是主战场,中短篇是练习场。(点击查看)
村上春树谈写作——002 建立固定习惯模式,要有“照常营业行为”。(点击查看)
村上春树谈写作——003 心无旁骛专注写,尽量不接受约稿(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