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里有两个很有趣问题,摘录如下:
第一,晋升很快的工作狂,看似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总在证明他有多聪明;
但很努力工作,并愿意接受挑战。他们不是典型的不努力并喜欢挑简单的事做固定型思维者。这应怎样解释?
1)大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喜欢不要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成功,这是能证明他们天赋的最好方法。
2)有些高层,认为自己的个人能力是固定的,但还是不断想要证明自己。
他们的人生目标可能是获得诺奖,或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为达成目标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3)即使他们可能不认为,付出大量努力等于能力低,但他们依然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其他特征:
a)常炫耀自己的天赋,认为自己的天赋让他们高人一等。
b)他们也可能难以忍受错误和批评、或者挫折,难以忍受这些妨碍他们前进的事。
4)偶尔,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可能也想获得诺贝尔奖或者变得富有;
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目标可以肯定自己的价值,也不会以此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
第二,喜欢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才能是什么、
他们可以了解自己目前的情况和未来能拥有些什么?为何要放弃这种思维模式?
1)若喜欢固定型思维模式,当然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了解两种思维模式及其创造的不同世界,只是让人们知道自己可以进行选择。
2)重点是,人们可以选择他们想留在哪种世界中?
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人感到,你可以真正了解自己永远不变的真实情况。这种想法令人感到很欣慰:
a)你不用去尝试做这样或那样的事,因为你没有那个天赋。
b)你也肯定可以在这样那样的事中取得成功,只因为你确实具有这份天赋。
3)但重要的是要了解这种思维模式的缺点:
a)可能在1st领域,你因为低估了自己的才能而剥夺了自己的好机会。
b)或者在2nd领域,由于自认为天赋可以带领自己走向成功,反而破坏了成功的可能。
4)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会强迫你去追求某件事,它只是告诉你可以拓展自己的技能。
而且想不想拓展也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