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

作者: 没有方向的风 | 来源:发表于2016-05-06 07:40 被阅读0次

皮肤黏膜综合症

#定义

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流行病学

1.高发于6月-18月,男:女1.8:1

2.亚裔多

3.春夏多

#病理改变

1.1期 1-2周 小动,静脉,微血管及周围的发炎

中等和大动脉

淋巴及白细胞寑润水肿

2.2-4周 中等动脉炎为主 冠状动脉全血管炎,形成动脉瘤和血栓

3.4-7周 中动脉形成肉芽肿

4.7周及更久 炎症消失 形成血栓,狭窄

#临床表现

发热 平均12天左右

皮疹 发热后2-3天出现多形性红斑

淋巴结肿大

结膜充血

口唇红、杨梅舌

手足硬肿

#病程

急性期:1-11天

亚急性期:11-21天

恢复期:21天-60天

#并发症

1.心血管系统: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瘤

发生的时间是2-3周,八周以后少

高危因素:小于1岁 男孩,发热超过10天,IvIg无反应,贫血,白蛋白,血钠降低

心脏彩超:

小于三岁 2.5

3岁-9岁 小于3

大于十四岁 3.5

新的标准:Z值 加减2为正常值

超声检查:2,4,8周复查 1年 3,5年复查

2.休克和巨噬细胞活化综合症

3.胆囊积液

4.关节炎或关节痛

5.神经系统 无菌性脑膜炎,25%,2周内

面神经麻痹

恢复期大脑动脉的狭窄闭塞引起瘫痪

#诊断

1.不明原因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

2.双侧结膜充血

3.口腔唇红、杨梅舌

4.手足硬肿和脱屑

5.红斑,无水泡和结痂

6.颈部淋巴非化脓性肿大,大于1.5

如有冠脉问题需四条阳性即可

米国标准

发热是必须的

预后

5-9%的冠脉并发症

#治疗

1.IviG 2G 每公斤 10-12小时进,5-10天

2.阿司匹林 30-80mg/kg 分三到四次

热腿三天减至 3-5Mg/kg,发病后8-12周停药

有冠脉瘤长期服用至动脉瘤消退

双密达莫 3-6mg/kg 分两到三次

3.激素 无反应型30mg/kg,1-3天

4.无反应型 用Ivi G48小时体温任高于38摄氏度或

2-7天两周内再次发热,仍有至少一项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再次使用IvIG,无反应激素

相关文章

  • 极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的“川崎病”

    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 川崎病

    皮肤黏膜综合症 #定义 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流行病学 1.高发于6月-18月,男:女1.8...

  • 川崎病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

  • 川崎病

    川崎病一种儿童高发病,最近因为某些原因接触到了这些,所以很想给有小孩的家长们提个醒,当然目前我还是单身汪一个(泪奔...

  • 活力四射的男孩,得了“川崎病”

    大学本科学妹的儿子一岁多,被诊断为川崎病。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川崎病”。 学妹介绍,川崎病这是一种血液病,并发症就是...

  • 关于川崎病

    川崎病到底可怕吗? 最开始听到川崎病是五年前堂弟的孩子得川崎病,我带着大宝去医院探望。 当时了解的就几个信息, 1...

  • 【今日30秒】川崎病

    【今日30秒】最近听说太多流感、发热的朋友了。小朋友们的父母们要区分一般的发烧、发热和川崎病。川崎病也是持续性发热...

  • 川崎病相关情况总结

    川崎病又名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 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孩子,很容易被当作感冒误诊。 我之所以...

  • 川崎病,你了解多少?

    川崎病(KD) 常发生在5岁以下的宝宝身上,冬末和初春的发病率最高。 和很多家长一样,在糖宝儿没遇到这种病之前,听...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

    发热五天以上+皮肤(2)+粘膜(2)+淋巴结+冠状动脉 发病年龄:婴幼儿多见,五岁以下者占87.4%,高发年龄6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川崎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xj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