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乡土故事民俗
错那下乡日记-走吧,去趟库局

错那下乡日记-走吧,去趟库局

作者: 藏地鹰隼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18:38 被阅读105次

错那下乡日记----走吧,去趟库局

错那下乡日记-走吧,去趟库局

来错那工作已一年零十个月,这六百多天里,我几乎走遍了错那县域内所有的乡镇和村居,唯独没去过库局乡。我想象不出库局乡有多艰苦,只是想去看看。

说起去库局,着实破费周折,仅今年,我前后有过三次机会都未成行,第一次是春节和藏历新年放假,市里领导去库局慰问,恰逢我在老家过年,未能成行。第二次是三月上旬,正当准备第二天去库局时,受极端天气影响全县普降大到暴雪,随即开展了一场紧张的军警民救灾行动,未能成行。第三次是六月初,只是在同事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领导带队爬坡淌河步行五个多小时踏勘库局公路项目的照片和小视频,中途还迷路在山林间,而我此时正在家中享受年休假的美好,再次错过。

于是,库局就一直绕在心头。

藏族同志告诉我,库局在藏语里是“面朝河水”的意思。去库局之前,我早已在脑海里无数次想象过它的样子,也曾用文字描绘了这样一段场景:库局该是坐落在山谷之间,乡政府的门前该是有条河,某个冬天的夜晚 库局乡政府干部宿舍的铁皮房顶边檐被风吹得“噼啪噼啪”作响,风伴着啸叫声从窗户缝挤进来,某位乡干部又一次在半夜醒来,伸手摸摸台灯反复上下按几次开关都不起作用,他知道乡里又停电,无奈只好把被子压紧实,身体绻起来缩成一团,为的留住被窝里的那点热度。云云......

后来,与库局乡的马乡长相识,年龄相仿又是同乡,相交甚欢。在一次饭桌上,酒酣后,成熟稳重,做事慢条斯理的他,大致说起了某年的冬天连续停电一周,乡政府断了水他带人开河凿冰的事,只是听了大概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地记忆。

务实领导总是让身边工作人员不敢怠慢,他常说,坐在办公室里不下基层调研的决策部署都是不切合实际。于是,只有有时间他就会带着部门同志下乡开展工作调研。这不刚刚周日去了一个乡,又安排周一去库局,虽然周末在办公室加班写材料已经让人头昏脑胀,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还是来了精神,库局行终将成行。

库局乡是距离错那县城最偏远的一个乡,距离县城有120余公里。手机闹铃准时在八点二十分响起,拉开窗户阳光已经透了进来,快速起床洗漱完出门走到办公室已经快九点。等我拿好文件包走到之前约好等车的地方时,其它人已经到齐。

车子沿着出城的方向一直向曲卓木乡方向前进,记得是去年冬天的某天,随着领导去曲卓木乡开展脱贫攻坚入户调查工作,领导曾在某处的山脚下对着对面的大山告诉我库局就在山的那一头,我林林种种想象了无数种山那头的样子。几个人在车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当发改委郑主任和农牧局查局得知我还没去过库局时,他们一下子拉开话匣子,说起了十年前沿着曲卓木前往库局的骡马道整整走了十一个小时才到达库局,中间还出现过险情,路陡人差点掉到山下的事。

车行一个多小时开始爬山,人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山。”其实到过西藏的人才会体会到,蜀道同西藏的路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车子在蜿蜒曲折的盘山砂石路上行进,一边就是深不见底的大峡谷,不由地让人感到胆战心惊。之前,我知道西藏最后通公路的县是墨脱,后来,区直单位的一位文友被派驻到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驻村,我才知道陈塘还未通公路,当我得知,库局乡是在2006年才通的公路后,还是大吃了一惊,想象不到十年前的库局乡是什么样子,更想象不到现在的库局乡又是会是什么样子。

“一山有十里、十里各不同。”车子爬到山顶时,两边景致形成鲜明对比,山这头植被稀疏而另外一头植被茂密云雾缭绕,夹杂在两座山谷间的库局河汹涌澎湃自西向东一直汇入错那的母亲河--娘姆江曲。车子在山高、路险、沟深中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我终于看到了一排排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房屋夹在山谷之间,临河依山而建。车子刚一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寻找我曾经想象中的库局,想寻找那晚上被风吹得作响的铁皮房,想寻找半夜别冻醒的乡干部原因,遗憾的是我想象的总是与眼见的截然不同,虽然库局乡偏远,但近年来乡里的条件改善的越来越好,公租房是去年刚刚修好的,也是全乡的最高建筑,足足有五层,空地上翠绿的草皮中夹杂着或红、或白、或粉的“张大人花”虽然个头有点矮但却开的很娇艳,随意走进一户,屋里摆放在诸多的花花草草让人颇感温馨,

中午饭已经是下午三点过,乡里的干部端上来了一大铁盘冒着的热气土豆炖牛肉,香气扑鼻而来,对于饥肠辘辘的我们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美味。领导见状板着脸质疑地问道,你们谁提前通知乡里了,饭菜准备的这么好?我赶忙找到马乡长悄悄问了一句,他赶紧解释,前几天老百姓家里杀牛,乡里为了改善干部职工生活,就花钱买了一条牛腿,今天刚好我们碰巧。领导这才没有深究。吃完饭,领导照例要求我们按规定向乡里交伙食费,他先是自己带头掏出一百块钱,随后我们几个人也按规定缴纳了一定数额的伙食费,因为我们都知道吃到嘴的饭菜实属不易,都是从百余公里外买回来的。

吃完饭,在乡政府周围几个点上检查后,我们又向库局乡桑玉村出发,桑玉在藏语里是“产铜的地方”,我无法深究这里是否我无法深究这里是否曾经产过铜,只知道路很难走,几乎全是上坡路,坑坑洼洼点颠簸的厉害。越往山里走几乎没了人烟,终于再往前的砂石路一截被河水冲毁,挡住我们前进的路,我和司机下车仔细观察一番,发现车子可以从河旁边的乱石堆里穿过去,于是,车子又继续向前走,这里的景致与乡政府周围差别很大,库局河在宽阔的峡谷中间穿流而过,层层大山山脊裸露,植被稀疏,难见一点绿色在深秋季节更显得荒芜,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古碉楼的遗迹,领导在错那已经工作五年跑遍了错那的山山水水,熟知这里的一草一木,民俗风情,我对错那的点滴了解几乎全部都是在下乡期间他普及给我的。他告诉我,百年前,这些古碉楼都是库局百姓居住的地方,那些高的碉楼都是大户人家的住宅。百年之后,已经物是人非,这些遗迹就是让后人追寻他们足迹的最好物证。

“邦热”是我们的目的地也是库局乡境内路的尽头,到现在这一刻我才恍然大悟目前库局乡竟然没有一段油路,难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全县乡镇要力争实现通油路百分之百的目标。

“邦热”放牧点是库局乡群众的夏季牧场,每年夏季当地群众就会把牲畜赶到这里放牧,看着地理位置就能想到夏季这里肯定是蓝天绿草、水沃地肥、牛羊成群,一派迤逦风光。

极目远眺,这里的山一层比一层远,一层比一层淡,偶然间看到夹在群山之间的雪山一角,由于雾气颇重,还难见真容,未免让人觉得遗憾。近处,几处古碉楼遗址和筑起石头的几块农田,还留存着这里曾经是村落的记忆,几匹马儿丝毫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惊慌依旧悠闲地啃食着草,很难让人相信,此时已经身处在海拔4800多米处。

据说2006年前库局乡没有出过一个高中毕业生。带着这个疑问,我又问了乡党委书记坚增,他是在库局乡历史上任职年限最长的书记,已整整在库局乡当了12年书记,一米八几的个头,鼻梁上挎着一副黑框眼镜,人很随和,群众基础更好,在当地群众心里口碑极佳。他告诉我,由于交通不便上学的路非常艰难,所以库局乡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只能上学到初中就得回家务农放牧。路通以后,政府又出台相当优惠的助学补助制度,仅目前库局乡就有十多名大学生在区内外高校就读,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是建设美丽家园的新生代和主力军。

是夜,从库局返回的途中,短暂的一天库局行把我带进无边无际的沉思中,不知该用什么的情愫来和多么华丽的词藻来表达内心深入的点滴感受?在错那工作的这些个日子里,经历的这些事、这些人,都将深深镌刻在内心深处,如影随形,终将挥之不去!

小贴士:错那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隶属于西藏山南市,是六世达赖喇嘛、诗人仓央嘉措的故乡。

相关文章

  • 错那下乡日记-走吧,去趟库局

    错那下乡日记----走吧,去趟库局 来错那工作已一年零十个月,这六百多天里,我几乎走遍了错那县域内所有的乡镇和村居...

  • 如果人们永远不做停留

    走吧, 我们走吧 别问我去哪 别问我去哪里 走吧, 我们走吧 问你自己去哪 问你自己去哪里 走吧, 我们走吧 你可...

  • 走过

    走过的路和趟过的河 静静停伫在人生边上 茫然四顾 我去哪里 灯红酒绿的日子啊 走吧,走吧,可别停留 亿万年我坐在河...

  • 随手拍:厦门·夏日印象

    走吧 去旅行吧 和你喜欢的人一起来趟厦门吧 去海边发呆 放空 感受海风的抚摸 手牵着手 背靠着背 嬉戏打闹 去...

  • 在错那

    (郑重声明,诗歌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四周山峦起伏 峰顶升出一团团云朵 与天上的白云相接 在错那 山与云与天密...

  • I'm going to die (下)

    九 端木,明天陪我去眉山人力资源局去一趟。 去哪里干嘛? 我们学校给我打电话了,说让我去籍贯市人力资源局去备案学籍...

  • 走吧

    走吧去谷底 忘记山尖的你 走吧去北极 忘记热带的你 走吧去沙漠 忘记雨季的你 走吧去岛屿 忘记人海的你 我走走停停...

  • 宋小白毕业之后5

    宋小白毕业之后5 宋小白上班后做了几天办公室,被米大庄带着下乡检查去了 这次出行由农业局联系电视局共同下乡,车也是...

  • 下乡种地去

    怎么真就会在乡下有了一块地呢?想起来自己也还觉得不可思议。从想法的萌生,到租下现在的地方,不过十天左右的时间。按8...

  • 走吧,去江西

    毕业后,219的第一站旅行选择了江西,其实之前想去长沙的,但是长沙暴雨被淹了,高铁都封了,最后选择了江西。 我也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错那下乡日记-走吧,去趟库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bc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