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圈儿的设计有玄机。
想让旁人看,或者不想让旁人看;允许旁人看什么,不允许旁人看什么,这权力在于机主。
在友圈里,受限于自己孩子们的父母,不仅仅是纳闷,而是万分的委屈。
我是你爹,是你妈,我是旁人吗?
被自己的孩子屏蔽在“圈儿”外,让许多做父母的很难理解。
从刚开始的不可忍受,到后来的不得不接受,应该都会经历过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
一生之中,感受不到幸福的事情很多,一直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喽,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掌上明珠”,不吭不哈地做出的这个举动,不能不让对儿女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们伤透了心。
儿女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考虑。至于,儿女们做出这样的举动的对与错,评判标准不在父母,而在于儿女们自己的内心。
有朝一日,儿女们也会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妻,为人母。有还有报,一还一报,慢慢都会成为所有人的人生体验。
关于有多少位父母,被自己的儿女屏蔽在“圈儿”外?我想,应该不会是个别现象。
这里边不排除一些相其懂事的孩子,担心自己的父母为自己的窘境感到担忧,所以,当把担当和责任扛在自己肩上的时候,是不会在父母面前暴露出来自己真实状况的。
不过,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现给其他人,而唯独把自己的父母拒之“圈儿”外的人,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就很难理解了。
有心的某讯,曾经发布过一个《朋友圈亲情白皮书》。这个白皮书里面说:有52%的年轻人,朋友圈屏蔽了父母。
52%的概率!
这种概率,应该是一个令所有父母都会惊讶的数据。没有写这篇文章之前,让我使劲地往大了猜,也绝对不会猜到这么大的数字。
已经是达到了一半,也就是说在十个人当中,就有五个人的朋友圈,是屏蔽了父母的。
闹了归齐,总以为和自己身边的几个好朋友小声气气地讨论,为什么“伤心的极少数”总是把孩子,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我们时,再抬头看看,竟然还有那52%每天为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心提溜到嗓子眼儿的大家。
不过,我还是觉得某讯的这组数据采集的不够缜密。
如果把不愿意让父母,看自己朋友圈的“年轻人”,再从性别、年龄段、受教育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出自于单亲家庭等情况,仔细地做了一个细分,之后再拿出来的那组数据,就可以让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看到自己朋友圈的都会是什么样的年龄人,以及这些年轻人的真实想法就可以浮出水面了。
如果,把那些将自己的父母,屏蔽在朋友圈外的年轻人的心智,归结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话,应该不会有人反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