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帝内经》的课程里,讲到了“寒因热用”,这是一种治疗法则。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病人嗓子疼,眼红,找一个中医A治疗。这位中医A开了几副药,病人吃了丝毫不见轻。于是这位中医A带着病人到另外一位中医大夫B那里去治,中医B看了看方子,说:“A开的方子很正确啊”。于是开了同样的方子让病人回去服药,吃完一副症状就轻了许多。
中医A很纳闷儿啊:为什么同样的方子,他开了有效我开了无效?
其实呢,药是同样的药,不过这个清热泻火的药比较寒凉,寒凉的药经过胃之后往下走,所以药跑到下面去了,下面却越来越凉,而上面依然有火。而中医B把同样的药用酒炙过了,所以药物就可以往上走,因而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