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作者: 考研石磊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5:23 被阅读0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必须去直接经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是从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然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潜心实践。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之根本。此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表现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兴”,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改造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创造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也就是说,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相关文章

  •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 DAY4

    Ricky学长整理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______。离开实践的认识是__...

  • 马克思-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

  •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般。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

  • 毛泽东《实践论》

    1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 2社会实践有阶级斗...

  • 知行合一底层模型

    利用三问模型的第2问,为什么长这样? 简要阐述 人在不断活动中。活动,在最高抽象层面,分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前者...

  • 读书是“实践—认识”的和谐统一

    读书是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项认识活动。它是实践—认识的有机融合,是实践—认识的和谐统一。 为什么这么说了?读书是一...

  • 考研政治丨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考点1 实践与认识活动中的主题、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角度① 实践的本...

  • 马原week8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认识的相对独立性 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认识主体必须以实践主体为基础 可...

  • 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

    邯郸四中 张建新 读《课程的逻辑》第十二章《综合实践活动:含义、价值及其误区》,对综合实践活动地含义有了一些认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fw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