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和七月往往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两个月份,这个时候最爽的事情,除了来一块冰镇西瓜外,再就是来一根冰冻许久的雪糕了。
自己很小的时候,好吃的雪糕都藏在楼下大伯单车后面的篮子里,掀开盖在篮子上面一层厚厚的褥子后,冰块下面的就是小朋友们最爱的雪糕了,那个时候都是盐水冰棍,往往5角钱一根,奢侈点的几个小伙伴凑个1元左右买“七个小矮人”,里面有7根小冰棍大家分着吃。
性价比很高的盐水老冰棍所以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现在雪糕的价格一般都是在5元左右,顶多就10元。
没见过世面的我
6月初的某天中午,公司旁边的一家便利店新开业,门口服务员就一直在宣传开业大酬宾,“钟薛高”雪糕第二支1块钱,还可以试吃。早就听说“钟薛高”自诩为雪糕界中的爱马仕,抱着见见世面的心态我和朋友就进去逛了逛。
确实在试吃,但是人不多,雪糕装在一个个小杯子里,吃了第一块没吃出啥味道,又吃了一块,然后问服务员多少钱一根,服务员说“一根19,两根20”。听后,我心里的“卧槽”就快要呼之欲出,但还是忍住了。后面因为试吃了两口确实觉得不好意思,就在店里买了一根“东北大板”。在钟薛高面前,以前高端品牌“和路雪”的价格一下就亲民起来。
此后,我买雪糕的时候都尽量找自己认识的牌子下手。
我在网上查了查,发现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网友说高档雪糕更能让人感到凉爽,我后来才发现是因为在买单时,不知名高档雪糕的价格已经让你心凉了大半截。
以至于后来网上出现了一个词叫“雪糕刺客”,而我则变成了“雪糕护卫”。
钟薛高我认为已经算很贵了,但是最近出现的“中国式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2022年5月29日,由茅台与蒙牛联名出品的三款冰淇淋,在贵阳首发上市,茅台上线三款茅台冰淇淋,分别为经典原味75g/杯、青梅煮酒味78g/杯及香草口味75g/杯,贵州茅台酒含量分别为2%、1.6%及2%,价格分别为66元、59元和66元。
即便是这样的超高定价,且只向贵阳市周边特定区域开放发售,也并没能阻挡茅台爱好者们的抢购热情——茅台冰淇淋开售一小时内卖掉了4万个,据报道销售金额超过250万元。茅台冰淇淋的出现让很多年轻人尝到了出生以来第一口茅台酒的滋味。
为什么?
仿佛一夜之间,我们之前认识的那些物美价廉的雪糕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包装精美,我们也从来没见过,价格在10元以上的“高档”雪糕。
我一直认为,高端雪糕这四个字本身就是矛盾的,雪糕本身的原料构成(主要包括水、鲜牛奶、白砂糖、植物油、香精、淀粉、明胶、防腐剂、色素等等)就决定了它是一个成本不会太高的产品,生活中出现1000元/根的雪糕的可能性不大。
雪糕配料市面上为什么会出现“高价雪糕驱逐低价雪糕的”的现象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格主要由商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高档雪糕单个利润更高,但便宜的雪糕胜在薄利多销。
这点我还特意求证了身边做雪糕批发的朋友。这里想给大家科普下雪糕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工厂→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而我朋友就是二级批发商,顺便晒一下他发给我部分雪糕的采购价,这边我只截取了两种雪糕二级批发商的拿货价,钟薛高半半巧巧的批发价是122元20支,平均6.1元/支的批发价,至于零售价大家自己可以去查,也可以去小卖部买一根。
由此可见高档雪糕的单个利润率基本都在100%以上。
后来我又问他,既然钟薛高之类的雪糕利润这么高,为啥小卖部不都换成这一类的雪糕。
后面我才知道,虽然高档雪糕单个利润高,但是远不及老冰棍、绿豆、大布丁之类物美价廉的雪糕销量大,就好比钟薛高一个月只能卖1箱,而老冰棍一个月能卖50箱(我现在才知道,老冰棍的成本大概为3-4毛,利润率也超过100%),从总的利润上看,当然是老冰棍总的利润高。
正因为两者各有各的特点,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小卖部两者都有。
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网红雪糕满足了广大群众猎奇的心理和社交的目的。
为了提高网红雪糕的知名度,激发人们对其的好奇心,品牌方在营销热点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创始人林盛在访谈节目中随口的一句话“产品成本差不多40块钱,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把国产网红雪糕品牌钟薛高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同时也锚定了钟薛高作为高档雪糕的品牌定位,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此外,现在的人不管去哪,看啥吃啥,发朋友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各种形状各异的雪糕也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天坛雪糕 粑粑雪糕试想,很多人在你刚发的朋友圈下面投来羡慕的眼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从这点上来看,网红或者高档雪糕就满足了人们社交的目的。
2、高端雪糕满足了部分普通群众(比如我这种)当“土豪”的心理。
传统的奢侈品牌,比如CHANEL香奈儿的包包,Dior迪奥的香水,BVLGARI宝格丽的首饰,Rolex劳力士的手表,Hennessy轩尼诗的法国干邑葡萄酒等等,这些传统奢侈品的价格,动不动都是十几、几十、甚至上百万,一般家庭确实是消费不起,但是雪糕再贵,也不过是几十块钱,一般人咬咬牙还是能够承担得起的。
吃着名贵雪糕,你会不会产生一种已经跨越“中产收入陷阱”,充当一回“土豪”的错觉。
3、人们往往会存在两种心理。
其一,高估陌生产品本身的价值;
其二,雪糕作为买方的刚需产品,买方往往不会因为适量的产品溢价而放弃购买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雪糕都有清热解暑的基本功能,就算排队结账的时候发现雪糕的价格超过心理预期,人们往往也不会把手上的雪糕重新放回冰柜里而放弃付款。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认为需要做两点:
1、当然是加油赚钱啊,再不努力,雪糕都吃不上了;
2、现在赶紧挑一些还认识的雪糕吧,再不吃,可能过没多久,什么“东北大板”、“巧乐兹”、“随便”,甚至最后连“老冰棍”都消失了。
全文完,既然看到了这里,大家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评论点赞关注。如果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也欢迎大家留言,我会认真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