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家小妞脾气特别冲。
把网课会议号递给她,她不耐烦:这课烦死了。
叫她吃晚饭,她在自己房间里发牢骚:天天叫我吃饭,我一点都不饿,不想吃。
相信每个家长听到这样的牢骚都会心烦,都会忍不住想“教育”孩子几句。
可谁让我们是成年人呢!身为父母,只能把很多想要夺口而出的、无意识的话咽回去。
正面管教里总是强调,养育孩子要顾全长远目标,不能只图一时口舌之快,随便乱说话、说无效的、甚至伤害孩子感情的话。
听到孩子“不配合”的话语,碰到孩子态度不好的时候,暂时不用理他,不要急着教育他“没礼貌”(帐可以秋后再算),给他一点自己独处的时间。
或者当他的态度家长认为不能接受的时候,就简单的一句“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聊”。
她今天厌烦了网课,不代表她不喜欢所有的网课。前些天,她还跟我说,最近换的这个老师挺有意思的呢。
她今天不想吃晚饭,也许就真的是不饿,而且,也许碰巧正遇到什么困难,心情不好,当然态度就不好了。我坐下来踏踏实实的吃我的饭,没一会儿,她就过来吃饭了。
女儿曾问我,难道我必须天天开开心心的吗?当她问出这话的时候,我就知道,可能以前我们错误的给她传递了这样的讯息。
允许孩子有情绪,好的、不好的。开心、受挫、烦躁都是人类正常的情绪,谁说负面的就是不好的、不能有的、不能被接受的呢?
那些不好的、我们不想要出现的情绪,它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它们只是被我们深深的埋藏进了心底,假装它们不在了。但是,实际情况是,它们就那样一直在那里了,从未离开你。
反倒是用恰当的方式把它们流动出来,很快,它们就离开了。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帮助孩子学会分辨情绪、处理情绪,是家长必修的功课。而允许孩子有情绪则是重要的第一步。
看待孩子的变天情绪真的不用太较真。
女儿有一次跟我说,她觉得攀岩还挺好玩的(大概上了三四次课之后)。只是每次去之前她都没那么心甘情愿,总有点想打退堂鼓。但是一旦到了攀岩馆,玩儿起来了,她就开心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其实不难理解。准备出门的时候,孩子也许正沉浸在一件喜欢的事情里,因为不得不要出门上课而被打断,怎么可能兴高采烈的出发呢?
如果每次去的时候,看到她不积极、不期盼的情绪,家长就开始唠叨、说教,我想,她对攀岩的喜爱一定会打折的。
写在最后
大多数人习惯从负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尤其是我们的父母那一辈,永远在挑毛病、抱怨生活中的小瑕疵。我们这一辈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受了他们不少影响。
其实任何事都有可以积极看待的一面,只是我们习惯了去忽略它们。成长,不就是和自己固有的一些习性做做小斗争吗?
多想想我们的长远目标,多想想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能够给我们更大的动力。
孩子态度不好、甚至顶撞我们,积极的思考,我们可以问问发生了什么,想想我们该怎么帮他;消极的应对,当然就是当场教育一顿了。
你来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