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不催促,孩子更自律
孩子拖拉磨蹭,是很多父母的心头痛,只要看到孩子拖拉,大部分父母都忍不住催。
催过上百遍,都无济于事。这样的催已经成为常态,还有什么意义呢?孩子会把父母当作闹钟,被催的时候说明时间差不多了,父母发火的时候,就是必须要行动了。
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受父母控制,一切行动听父母指挥,就像一台机器,自己不会主动去做,有时候还可能因此减少劳动,孩子的自觉性只能越来越差。
有个朋友非常后悔地说,儿子从小就很拖拉,每天早上起床开始就在我不停催促中度过,学习写作业更是如此,和他爸爸也没少吼骂。现在儿子成年了,好多事不愿意和我们说实话,干啥都没信心。
孩子磨蹭其实是一种自然行为,可能是没有时间观念、可能是能力不足、可能是对要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也可能是父母包办太多。
如果我们理解孩子,不用自己的标准看待孩子,而是从孩子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用催,孩子的能力达到了,思想认识提升了,也会变得非常自觉。
有一个妈妈,儿子写作业总是磨蹭,但是玩起科技玩具非常积极。妈妈给他买了一套物理玩具,儿子为了能节约时间玩玩具,回家后先写作业,变得异常主动。儿子说,既要写作业又要玩玩具,才发现时间真宝贵。
孩子自己体验到不磨蹭的好处或者必要性,他就会自觉安排自己的事情,越来越自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