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青扬
图:友摄
又到了下午,又到了该去接孩子的时间。
自从有了孩子,时间不再像小时那样的“慢腾腾”,却似今年奥运冠军苏炳添冲刺百米的那种神速。
孩子们放学很开心,看见我便分享他们的喜悦:
妈妈,我们今天跑了20圈,田径队真好。
妈妈,同学把最好的零食,分享给我。
……
我看他们的小脸红扑扑的,一脸兴奋样。我跟着舒心。
事件一:申请田径队
前两天,他们通过和参加田径队的同学的沟通和约定,今天就去田径队体验了。之前,我还替他们咨询体育老师,怎么申请参加田径队。可是,老师的回复是:不好申请,教练选学生,还要各方面测试。
这样的回复,我就打了退堂鼓。可没想到两个孩子却自己想办法解决,请求参加田径队的同学引荐,有了“体验”机会,直接来了个“先斩后奏”。
后来,我也得知田径队老师的想法:只要孩子想来,接受队里的训练,家长也支持,我们没有意见。
我没想到这么简单。这件事是孩子们独立做成了。
反思:当天晚上,我向他们表达了称赞,还认真询问他们如何想到办法?怎么向同学沟通?又如何向别人请求?他们很乐意回答这些“细枝末节”。
每一个答完,我及时做出反馈:哦,宝贝,这就是“独立思考”;哦,这就是“正向沟通”;这个说明你做某一件事的决心,你会时刻关注田径队的信息,也是主动精神……
孩子们听到了这些正向反馈,他们更愿意与我分享,一路上我们聊个不停。
这也算我的一点小进步。
当然,通过这件事,我也认识到,我真正要学会放手。一开始就不应该主动咨询体育老师,若想咨询,也事先与孩子们商量。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这是他们的事情。
很多事不是我以为的“孩子做不了”,而是我剥夺了他们想做的机会。
事件二,糟糕的陪伴
晚上,哥哥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让他读前两天刚收到的词典,他嘀咕一句:读这干嘛呀,又没用。
听了这话,我一下火了,抡起手就打了他几下。
最近,我最讨厌他们说出这样的句子。还没开始做,就开始乱下结论。比如,练琴时,我让他一首曲子先弹个十遍再说,他也会这样说:弹十遍也没用。背单词时,也会说:读了那么多,还是会忘……
诸如此类,我听了很不受用。
他们写作业时,我虽然也在看书,但总不自主地看他们,多半是“看见”他们不好的行为或者缺点,继而又引发了我的一两句指教和唠叨。
可想而知,孩子听了这些,能有什么好感受。有了情绪,对作业也有了磨蹭,烦躁之感。
虽然,我后来向他们道歉,他们的心情也及时恢复了。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妥。
反思:陪孩子写作业,我没有做到真正的“陪伴”,真正的陪伴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是那种“如沐春风”,是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要学习成长,学习不止是他们的事,爸爸要学习,妈妈也要学习。
让他们明白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
可我的陪伴做的最多,“看管”孩子,看见哪里做的不对,及时干预,哪里磨蹭,及时说教。这样下来,我们彼此疲惫。这样的陪还不如不陪
深层分析,我的期待太多,我希望他们写得又快又好,能早点完成作业,再去做其它的;我看见qq群里老师每天发的反馈情况表,我也想看见孩子名字后面也能打个红红的“五角星”,那就代表“一百分”。
所以,我跟着焦虑,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和“不作为”,写作业的当下,我就要“陪着”、“看着”。
但是,身心俱疲,一败涂地。
我常在喜马拉雅听孙健老师的课。
有一次,他曾这样问过一位苦难的家长:给你一个选择,你想以后再改变,还是现在就改变?
家长肯定选后者。
向上成长院创始人粥左罗也说过:你的过去不会过去,事件虽过去了,但它给你塑造的性格、习惯、行为依然存在。你如果不改变这些,那你的未来依然如此,只不过老了几岁。
这些常识知识没有错,难的是“知行合一”。
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