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概发火三次。
具体是孩子的矛盾引起我的发火。他们为了一丁点的小事相互拌嘴,吵架。这就让我烦恼,急躁。
这一个多月的暑假里,两个孩子三天两头地拌拌嘴,玩玩闹闹中不小心弄疼对方了,也会引发他们之间的矛盾。继而也引发了我和他们的矛盾。
我现在反思:
我是不是把他们的这些“拌嘴”看得过于严重?总认为孩子们“宽容”、“大度”,总认为他们“必须和睦”相处?最好能像“孔融让梨”那样,为对方着想。
所以我常在他们“拌嘴”中,立刻参与进来,立刻想结束他们的“矛盾”:讲道理,摆事实,甚至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快速解决。
最终,不可开交,恶性循环。即使他们做错了,也要和你争三分,不知道错,更不知道如何改正?
那么,我反思该如何做?
1、我要学会转念
孩子们发生矛盾。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我不能有任何情绪。教育家鲁道夫·史坦纳说过:“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当孩子们发生矛盾,我要立刻转念,转任何积极乐观的念头,甚至心中默念“感恩他们”,让我又拥有一个成长学习的机会。
从各种好的方面想:多子女家庭,怎能没有孩子们吵闹疯玩画面?有矛盾也说明他们的关系“够铁”,在对方面前 “毫不客气”……
如果想到这些,我可能就没有情绪了,心态也平和了,接下来的事情也是良性发展。
2、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有了积极的念头,平和了情绪。但孩子们已经有情绪了,而且还是“高涨”状态。那所有的事情、道理一律先靠边站。不急于做“裁判”。先接纳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各自的“委屈和愤怒”,做到慰问和倾听,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
比如:“妈妈感受到了,你现在很生气”。“哥哥(弟弟)的刚才的话让你感到烦恼,对吗”。
重要的是,先倾听孩子。这点在我有情绪后,做得不够。
3、孩子平静后
孩子平静后,先感谢他将心中的委屈告诉我。再单独与每个孩子沟通,在一个房间里,给予尊重。
然后,针对这件事(一定要对事不对人),和孩子讨论,分析。可以先让孩子思考:有没有哪里做得不对?说出的话有没有让对方不舒服?如果这些行为放在自己身上,我们会不会难受,委屈?
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为别人着想)。这个过程也是让孩子思考、并认识错误的过程。
4、孩子认识错误后
当孩子自己知道做错了,与我们指责、批评他做错了,一个“主动”,一个“被动”,结果虽相似,过程却是“天壤之别”。
当孩子认识错误后,我就要和孩子们讨论这件事,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发生后该怎样解决?打架、吵架能解决问题吗?有没有更好的“和睦”方法?……
多让孩子们去思考。
最后,让孩子们拥抱一下,为刚才的事件相互道歉,相互理解对方的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