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做一件事情,但就是迟迟不行动,
设计好了目标,规划好了时间,但半途而废了,
… …
什么是惰性呢?惰性怎么产生的呢?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理上产生一种厌恶情绪,它会对行动产生阻力。
但奇怪的是,我们做的事大多是对我们有益的事,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事,为什么会有抵触呢?
我们需要了解下我们的大脑构成
简单的来说人的大脑可分为:爬行动物脑、边缘系统(哺乳动物脑)和新皮质。
爬行动物脑
爬行动物脑,是最先出现的脑成分,控制着身体的肌肉、平衡以及呼吸、心跳等自动机能,它一天24小时不休息,连续工作。
边缘系统 (情绪脑)
边缘系统与情感、情绪、直觉、安全、哺育、搏斗、逃避以及性行为紧密相关。尤其是其中的情感系统更是爱恨分明的。在恶劣的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依赖这种简单的“趋利避害”原则,生存才得到保证。
新皮质
新皮质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高级脑或理性脑,它几乎将左右大脑半球全部囊括在内,还包括了一些皮层下的神经元组群。
人类大脑进化的已经非常先进了。但大脑的进化不是新的大脑代替旧的大脑,大脑的进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叠加。所以仍然保留着爬行动物时期进化出来的原始大脑。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原始的功能上,比爬行动物并没有什么先进的,跟爬行动物一样冷血、愚蠢、盲目、好色、呆板、偏执、冲动、敏感、一成不变、多疑妄想、只顾眼前利益。
爬行动物脑是不喜欢变化的,厌恶变化,所以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迟迟不行动,因为爬行动物脑它不喜欢变化,它喜欢古老的,舒适安全的环境。
为什么规划好的计划半途而废了?因为没有给爬行动物脑看到视觉化的阶段性的成果,爬行动物脑它没有抽象能力,有无法理解一些模糊的东西所以制定计划后,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视觉化成果,奖励下自己,这是跟爬行动物脑在交流。
另外,如果涉及到需要大脑”思考”或复杂些的问题时候,需要大脑消耗能量的,大脑就会本能的抵抗,通过情绪操控你,让你犯困,产生畏难情绪让你退缩,或者用其他不费力的事诱惑你,比如看电视。
所以惰性,它是大脑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所以改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即使是优秀的人也有,所以也无需自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