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1224天#
本文大约750字,将花费您2分钟左右时间。
在很多自助餐馆,你一定会发现这种情况:扶墙进区,扶墙出来。为什么?一句话,花了钱就不能亏了,得吃回来。
其实在心理学上这和沉没成本有关,就是已经付出的而且不能收回的成本。
- 自助餐厅的沉没成本
自助餐馆的老板肯定不愿意食客们扶墙进来,扶墙出去了。最好是吃个七八分饱就走了。但这是老板要赚钱的想法,不是食客不亏本的想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食客花了钱,这是“失”;尽最大可能吃到保本,这是“得”。想要食客吃的少,就要在食客的”得“上做文章。吃得越多得到的越多,发张优惠券也是增加食客“得”的感觉。一张优惠券,让食客感觉沉默成本降低了,自然就不会撑破肚皮往死吃了。原价88的自助,给用户20元的优惠券,下次再来还有优惠。不仅对冲了食客的沉没成本,让他放弃“吃回成本”的念头,而且吸引了回头客。
- 健身房的沉没成本
健身房也一样,希望每个顾客都办卡,最好是办完卡之后就再也不要来。对于办卡的健身爱好者,恨不得天天泡在健身房里。怎么办?
同样在沉没成本上做文章。给用户赠送简单的锻炼器材,比如跳绳;给用户赠送在家健身的视频光盘,再送个运动垫,让用户留在家里;再给他几张优惠券,可以送朋友。用这些成本很低的东西对冲他的沉没成本,减少他“多去健身房把成本赚回来”的心理。
- 低价值的沉没成本
低价值的沉没成本,对客户来说,丢了也不可惜。比如婴儿洗澡,100元100次,每次1元。洗个3-5次就懒得去了,但是并不觉得亏。老板恨不得客户天天来,而客户却懒得去。怎么办?
提高单价,并不是涨价。100元购买2000元的洗澡卡并且成为VIP用户,这下如果不去的话,感觉损失就大了。在店里的商品定价区明确说明,VIP用户9折优惠;原价50元每次的游泳卡,VIP用户499元15次。
有些时候,我们得扩大用户损失的痛苦感;有些时候,我们得降低用户损失的痛苦感。
真正理性的做法是,忘掉沉没成本。因为经济学的概念中,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网友评论